李显龙今卸任:和中国情缘深厚,任内20年访华多达14次
2024-05-15
更新时间:2024-05-15 15:40:14作者:未知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5月15日将正式卸任。李显龙和中国情缘深厚,他祖籍广东梅州,不仅熟练运用中文,还懂粤语、客家话等地方方言。他担任新加坡总理长达20年,其间曾14次访问中国。卸任前夕,李显龙在接受新加坡多家媒体采访时谈到中国。他表示,长期以来,新加坡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
李显龙5月15日将正式卸任(图源:央视新闻)
祖籍广东梅州,任内20年访华14次
李显龙祖籍广东梅州,在2003年11月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上,主持开幕的李显龙向参会嘉宾风趣地说道:“我不是潮汕人,是大埔客,不过茶阳和大埔都靠近潮汕,所以有人说我名义上是潮汕人。”
2008年10月,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举行创会150周年庆典活动,李显龙作为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的荣誉顾问到会祝贺,并发表演讲。他动情地说,近几百年来,数百万客家人从中国漂洋过海,到南洋和世界各地谋生,“几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除了祖籍在中国,李显龙和中国的情缘还体现在多次访华上。在2020年前,李显龙几乎每年都会到中国访问。李显龙在2023年访华之行中表示,他通常设法每年都访问中国一次。
根据新加坡方面的统计,李显龙在过去20年任内访问中国多达14次,除了到访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他也多次前往外国领导人很少踏足的二线城市乃至于中西部地区。
李显龙在2010年访华时,8天内到访重庆、长沙、武汉、上海和苏州等地,甚至还去长沙参观了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从长沙前往湖北赤壁途中,他也特地搭乘了一段武广高铁,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
李显龙在就任总理期间最后一次访华是在2023年3月27日至4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他来访之际表示,李显龙总理是来华访问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此次是他时隔四年再次来到中国。
李显龙任内20年访华多达14次
接受12年华校教育,懂中国多个地方方言
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自幼便受到来自父亲的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李光耀很重视孩子接受华文教育,因此李显龙小时候接受了12年的华校教育。
2004年5月,李显龙以新加坡副总理身份访华,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用广东乐曲《步步高》祝贺他即将接任总理;李显龙则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高处不胜寒”作为回应。时任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说:“他不仅懂中文,也了解中国的文学,所以他对中国的理解是有深度的。”
2021年8月29日,正值新加坡国庆节,李显龙在使用中文发表演说时,唱起了一首老一辈新加坡华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里》。
李显龙还对《往事只能回味》《我是一只小小鸟》《月亮惹的祸》《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明天会更好》等华语老歌很是青睐,曾在多个场合一秀歌喉,意图借此激励新加坡国人树立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凝聚社会共识。
此外,李显龙不仅能熟练运用中文、英语、马来语,对于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地方方言也十分熟稔。2020年,李显龙以“喝一口水,换一种语言”的方式,火爆全网,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
“月光光,照地堂……”2023年年初,“李显龙清唱广东经典儿歌,味道蛮正”的短视频,走红中国社交媒体。
在新加坡,潮汕人占华人的20%,总数超过50万,因此李显龙对潮汕话也十分熟悉,曾经有一段时间新加坡内阁出现多名潮汕籍部长,他曾打趣说:“我们也有用潮汕话开内阁会议的可能性。”
李显龙懂中国多个地方方言
“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李显龙曾多次表达对中国的看法,他提到中国正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发展动力巨大且不能阻挡,世界经济无法与中国隔绝等观点。
早在2013年,李显龙就说过,应以长远眼光看待中国,中国人民肯拼搏,渴望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各省市都有极大的发展干劲,这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强劲推动力。
2022年3月,李显龙在出席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讨论会时表示:“中国会不断发展壮大,势头强大且不可阻挡,问题是如何将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你可以试图阻挠,但结果是隔离你自己,并且会为这段关系埋下长期隐患。或者你可以试试和中国合作,纳入国际体系,双赢互惠,希望之后会有建设性发展。”
李显龙还提醒美国,一旦和中国脱钩,美国会承受巨大的经济成本。中国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和许多美国企业的制造基地,“这些链接一旦断裂,美国也会受到伤害”。
卸任前夕,李显龙再次强调,当今的世界发生了变化。如今中国正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过去20年中,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李显龙还表示,如今,中国等国在科技的某些方面,如自动化、无人化或者AI化上,比新加坡更先进。新加坡应当加快脚步,不能落后。
“整体而言,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友好。我想,他们(中国)知道我们希望跟他们有更多合作,我们并不反对他们。”李显龙说。
极目新闻综合自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参考消息、新华社、南方日报、澎湃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