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呢

更新时间:2024-04-17 12:35:34作者:佚名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呢

一、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可以及时的补办结婚证,然后办理孩子的落户手续,新生儿的出生属于政策外生育。尽管可以先生孩子再办理结婚证,但孩子在落户口时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准生证且需要缴纳一定量的罚款。

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发》规定:

1、依法为无户口人员登记常住户口

(1)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2)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二、社会抚养费用征收规定是什么?

1、多生一胎的,按照二倍至四倍征收;

2、多生二胎以上的,按照前一胎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

3、符合再生育条件但不到间隔生育时间生育以及已满间隔生育时间但未经批准生育的,按照零点五倍至一倍征收;

4、未婚男女已满法定婚龄非婚生育第一胎的,按照一倍至二倍征收;

5、未满法定婚龄生育的,按照一点五倍至二点五倍征收;

6、有配偶的一方与他人非婚生育的,按照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标准加倍征收;

7、民政部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现收养子女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应当责令当事人在五个月内改正;当事人未在五个月内改正的,按照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标准征收。

在当代的社会,生育孩子和领取结婚证,实际上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关联性的,因为如果没有结婚证件的话,孩子的准生证就没有办法办理,同时,后续的一些生育保险也是没有办法报销的,因此需要尽快的完成结婚登记手续。


本文标签: 结婚证  准生证  生孩子  

为您推荐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怎么办呢

没有结婚证跟准生证生孩子可以及时的补办结婚证,然后办理孩子的落户手续,如果说确实没有办法办理男女双方的结婚证的情况之下,那么也可以通过缴纳社会抚养费用的方式来完成落户手续的办理。

2024-04-17 12:35

非转农户口的最新政策有哪些规定 非转农户口的最新政策2020

非转农户口规定的转户条件是,原户籍就是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将本人的户口迁回原户籍,夫妻双方其中有一方是农村户口的,当事人在城市没有固定的职业,在农村有已经分配的宅基地,并且本人已经修建了自建

2024-04-17 12:35

机动车违章驾照代扣分要本人去吗(机动车违章驾照代扣分要本人去吗)

驾驶证是不能代扣分的,替别人扣分是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处5天到10天不等治安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正常情况下应该

2024-04-17 12:35

朋友间过量饮酒后死亡 朋友聚餐喝酒后死亡

朋友之间过量饮酒死亡的,关于死亡者的亲属是否可以要求赔偿的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在饮酒过程中,其他人已经尽到了相应的告诫义务,家属不能要求赔偿。若有证据证明有人过量劝酒,没有尽到注意

2024-04-17 12:35

因工去世死亡抚恤金怎么分配 因工伤死亡家属抚恤金分配

我国法律制度中并没有强行规定因工去世后死亡抚恤金的分配方案,一般情况下只有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以及死者生前供养的人才有权利领取抚恤金,这些人本质上来讲都是近亲属,抚恤金的问题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

2024-04-17 12:35

医疗事故争议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争议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呢

医疗事故争议的诉讼流程具体为收集证明满足起诉条件的材料、书写并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法院受理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将开庭日期等相关事宜告知医疗事故纠纷当事人、开庭审理纠纷案件。

2024-04-17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