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其4)

更新时间:2024-04-14 09:00:21作者:佚名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其4)

边塞诗人王昌龄,三年的从军经历,给了他写边塞诗丰富厚重的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能就是王昌龄在边塞诗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写照。#王昌龄#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的赏析和感悟)

公元724年,26岁的王昌龄从军北去,到边关戍边,直到30岁回到京城参加科考结束从军生涯。三年的时间里,王昌龄写了大量边塞诗,《塞下曲》、《从军行》几乎首首是精品。这此诗作奠定了王昌龄作为边塞诗第一人的地位。

《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描写了边关、战场、战士,有场景描写,有心理描写,是唐朝边关状态的真实历史再现。其中第四首因后两句而更加著名,成为经典名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的赏析和感悟)

这首诗重点描写了戍边将士们不畏战争、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也是王昌龄作为亲身经历者对战友的崇敬。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用广角镜头式的视角,来大写意般地描写战场,青海湖、长云、雪山、玉门关,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广袤、深沉的边关形象,没有工笔画般地细致描写,也没有聚焦到某一点,但给人的画面却是朦胧而清晰,带来的感觉却是真切的,即使将近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14个字,感受到唐朝边关的广阔、厚重,还有一丝荒凉,甚至凄凉。

后两句,由场景的描写转到描写将士们,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虽然环境险恶、战争残酷,但都有一颗为国捐躯的爱国之心,都有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的英雄精神。描写战争,却没有丝毫对战争和敌人的畏惧,表现出的是一种豪迈、雄壮,甚至连一丝悲壮都没有。

前后四句诗,通过描写边关的广袤、战场的残酷、将士的豪迈,完美地呈现出一首壮美的英雄赞歌。这首诗中雄壮的英雄主义,也使这首诗成为历代军人喜欢引用的经典诗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的赏析和感悟)

在这这首诗中使用了一个典故需要解释一下。第四句中的”楼兰”并非诗人所在时代真正战争的地方,这首诗写于公元724—726年之间,这时候的楼兰古国早已消失,不复存在,所以也就不存在”破楼兰”之说。

历史上的”破楼兰”战争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古楼兰国处在汉与西域诸国之间的交通要道,楼兰国曾经杀害过汉使,汉武帝于是派兵征伐楼兰。诗人在诗中是借汉武帝征伐楼兰的故事,来比喻抵抗外域侵略的战争。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为您推荐

攫金不见人文言文翻译 攫金的人文言文翻译

讽刺篇————攫金不见人 【原文】《列子·说符》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 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 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 曰:“取金时,不见人,徒 见金

2024-04-14 09:00

行香子苏轼翻译 行香子苏轼翻译和原文

元代画家黄公望,名列“元四家”之首。在他五十多岁时,浪迹于富春山一带,醉情山水之间,常常看到美景,就抽出画笔,展开纸卷,就地创作。经过十年时间,《富春山居图》的山水画卷终于问世。富春山的美丽风景吸引了

2024-04-14 09:00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其4)

边塞诗人王昌龄,三年的从军经历,给了他写边塞诗丰富厚重的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能就是王昌龄在边塞诗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写照。#王昌龄# 公元724年,26岁的王昌龄从军北去,到边关戍边,直到3

2024-04-14 09:00

天津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查询入口+流程

想知道天津的“小修小补”小店都在哪里吗?天津本地宝为大家整理了查询入口及查询流程详见正文:

2024-04-14 08:25

耶路撒冷、贝尔谢巴和迪莫纳等多个城市14日凌晨响起巨大爆炸声

耶路撒冷等多个城市凌晨响起爆炸声

2024-04-14 08:19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成功打击以色列军事目标

伊朗称成功摧毁以色列重要军事目标

2024-04-14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