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孰能讥之乎翻译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翻译
2024-04-12
更新时间:2024-04-12 00:01:49作者:佚名
守在校门口等女儿放学的时段里,打发无聊的最佳方式,是和家长聊天,或者听家长聊天。为人父母者,聊的多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爷爷奶奶一辈,则多是为孩子未来的生活能力忧心忡忡。
“爸、妈,再加上四个老人,成天围着他一个人转,娇惯得要命。”
“这些孩子,长大了可怎么活?啥都不会干。想想我们那会儿……”
在我童年、少年时,类似叹息,也曾不绝于耳。有意思的是,当年爷爷一辈的叹息,又出现在当年的父母们嘴里。而且,内容大同小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
有一回,当两位老人又在抚今追昔,忧时伤世时,我忍不住插嘴:“别担心,孩子们将来一定会活得比我们好。就拿做家务来说吧,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未来机器人会相当普及,把他们从没完没了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喜欢的工作,享受生活……”
他们木然地打量我一眼,别过脸,继续大发感慨,一副不屑与我争锋的鄙夷样。那一刻,我自尊心很受伤。但很快,我便释然了。
我想起《后浪》中的一些句子:“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明明时代在飞速进步,长江后浪推前浪,可当曾经的后浪成为前浪,为什么转眼之间,便愤世嫉俗起来,感叹一代不如一代?
作家王蒙曾写过一篇文章:《别用你的尺子,丈量别人的生活》。他说,他曾将自己年轻时喜欢唱的歌、喜欢读的书,推荐给自己的孩子,却遭到他们的嘲笑。过了很久,他才悟到,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背景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
不管上一代人,还是下一代人,都不必以自己的好恶为尺度来判断事情。当你总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再精彩,在你眼里也是一塌糊涂,不值一提。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是一种修养和智慧。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用别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生活。
老话说得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当人们在背后议论别人时,往往忘了,自己也可能莫名其妙地躺枪。
有则寓言,很耐人寻味:父子二人驾着小毛驴在路上走着,忽听旁边有人说,这父子俩真傻,有驴都不坐。父亲听了,便让儿子坐上小毛驴,自己赶驴。走了不久,旁边又有人说,这儿子也太不孝顺了,自己坐小毛驴上,让老子赶驴。儿子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便让父亲坐上小毛驴,自己赶驴。又走了一会,有人又对他们指指点点,说这父亲真狠心,让儿子赶驴,自己坐在毛驴上。
你瞧,无论父子二人多么努力,多么渴望得到旁人认可,总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让他们无所适从。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小区有位邻居,40岁时,辞去稳定工作,创办网络科技公司。最初,小区人很佩服他,夸他出息。可他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特别是前两年,举步维艰。邻居的赞美瞬间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嘲讽。
第三年,他公司终于有了起色;第五年,发展步入正轨,蒸蒸日上。他又成了小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嘲讽变为赞美。不过,不管嘲讽还是赞美,他都听不到了。他给自己和父母购置了新房,搬离了小区。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避开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但可以做到:收好自己的尺子,管好自己的嘴,别轻易臧否他人。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种评论铺天盖地而来,有正面评论,也有许多负面评论。听得多了,他坦然了:
“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的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
一个人,总被别人的评价左右,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久而久之,会丧失自我,行动起来束手束脚、瞻前顾后,从而限制了自我潜能的发挥。
我们面对别人的评价时,最好的方式,是学会淡定,既不要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也不要听风是风、听雨是雨,而要冷静思考、理性吸收,取其精华,作为成长的养料。
少年时,很喜欢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像很多同学一样,我把它当座右铭。可人到中年,回首来时路,扪心自问,你做到了吗?我不禁面红耳赤。
很惭愧,我走得磕磕绊绊。障碍之一,便是别人的尺子与自己的尺子往往并不一致。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当你做一件事时,总是过分关注别人,特别想获得对方的夸奖和认可。其实你是在寻求一种允许——去做吧,这样是可以的。
而当我们得不到认可,便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自我否定。
文友给我讲过一件事。
她的小说第一次发表到杂志头条,编辑曾邀请一位著名评论家,为她的作品点评。但,这篇洋洋5000余字的长文,并没有为她带来写作的曙光,反而几乎将她的信心摧毁。
接下来,半年多时间,她无法再写作,因为每坐到电脑前,那些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的句子,就会在眼前跳来跳去,提醒她:你的作品一无是处。你毫无才华。你还是放弃写作得了。
偶然的机会,她向编辑表达了她的困惑。过几天,编辑发给她一些关于国内一线作家的作品评论,鼓励她:“没有完美无缺的作品。好的建议,要虚心采纳。但如果总被批评的声音左右,这些作家不会有后来的成绩。”
她慢慢自我调适,终于放下包袱,放过自己。
王安石有句话:“尽吾力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我们能做到的,是潜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至于别人如何评说,无须太纠结。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