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哪里适合看日出?(大连哪里看日出最好)
2024-09-25
更新时间:2024-09-25 22:23:27作者:佚名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介绍
贵阳市息烽县永靖镇阳朗村(210国道旁)
全天开放,开放时间为:08:30-16:30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联系电话0851-87700529。距息烽县城高铁站仅5公里,紧靠210国道,南距省城贵阳(贵阳市人民政府)51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遵义会议会址)90公里。可自驾导航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停车场,出停车场后右行200米步行约1分钟到达。也可乘高铁到达息烽站后转乘公共交通到达,交通便利。开放时间为每日08:30—16:30,全年不休。每月最后一周周一上午开放,下午闭馆例行安全检查。周边配套有阳郎美食城、烽火大酒店、阳郎湿地公园、息烽南山天沐温泉、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阳郎风情小镇等设施,能满足“吃、住、游、购、娱”等基本需求。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一所专门囚禁共产党人和持不同政见者的秘密监狱,也是国民党在全国设立的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级别最高的秘密监狱,对外挂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军统内部称为“大学”,它由阳朗坝本部和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组成。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共关押1200多人。有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川康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深入军统内部的共产党员张露萍,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红岩》小说中疯老头华子良原型韩子栋,仗义执言的著名学者马寅初,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其中600多人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幸存者不足百人,72人撤销时转押重庆。息烽集中营设立的八年期间,国民党军统对关押人员从生活上虐待、精神上折磨、肉体上摧残、经济上剥削,企图瓦解革命者的意志,强化其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统治。然而,狱中共产党员罗世文、车耀先等利用敌人的“狱政革新”,难友们可以见面的机会,成立“中共狱中秘密支部”,使之成为领导党员、团结难友、坚持狱中斗争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致使息烽集中营设立的八年间没有出现一个叛徒变节者!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这里惨遭杀害,献出宝贵的生命。息烽集中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坚持真理、坚定信念、顽强抗争、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用钢铁般的意志维护了革命者的尊严,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不朽篇章,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
1988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息烽集中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29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投资420万元,完成了息烽集中营旧址一期工程修复并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二期工程新建了《烽火不息》主题展馆,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并于2005年8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烽火不息》主题展馆以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事件为内容,利用珍贵文物、图、文、表、照以及声、光、电、情景模拟等展出形式,详尽介绍了息烽集中营的历史沿革和革命烈士狱中活动情况,集中展示了中国革命的一段斗争史、胜利史。2008年4月20日,纪念馆作为贵州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明确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占地510.5亩,其中纪念馆不含旧址部分占地62.7亩,息烽集中营旧址(含玄天洞)占地447.8亩(旧址占地86亩,玄天洞占地361.8亩)。游览线路主要分为《烽火不息》展厅和旧址两个部分。《烽火不息》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分为序厅、一二三四展厅、缅怀厅和临展厅7个部分;息烽集中营旧址有不可移动文物共计23栋127间房(其中:集中营旧址17栋95间,含“斋”房9栋52间;玄天洞6栋32间)。自开馆以来,息烽集中营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不断致力于文物保护与史料挖掘,注重文物开发利用与课件研发,创新开展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教育模式,进一步彰显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广大游客一致好评。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5年)、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全国廉政教育基地(2010年)、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2021年)、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022年)和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如今已成为一处集教育、旅游功能于一体,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在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致力于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