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治疗阳瘘最佳药物排行榜)

更新时间:2024-02-23 17:04:08作者:求医网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治疗阳瘘最佳药物排行榜)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也找上门来,这是大家比较害怕的的地方,尤其是阳痿疾病,经常出现在男性朋友身上,虽然目前治疗阳痿的方法比较多,很多朋友还是希望用中药治疗,认为中医治疗副作用小,那么,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1.阴虚火旺型多见于青壮年,有手淫史,阴茎能举,但临事即软你知道中医如何治疗阳痿吗?常见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为阴茎萎弱不起、临房不举或举而不坚。性行为无能,常伴性欲锐减,甚至无性欲,以及精神不振或心悸易惊、抑郁寡欢,胆怯多疑等神志不畅症状。伴有早泄、心悸出汗,精神紧张,口渴喜饮,腰膝酸软,足跟疼痛,溲黄便干,脉细带数,舌红苔少,或有剥苔龟裂等症。

  治宜:滋阴降火。

  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参麦六味丸等。

  2.命门火衰型阳痿,精薄清冷,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畏寒喜热,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来沉细,尺脉尤弱。

  治宜:温补肾阳。

  可选用:男宝、金匮肾气丸、三肾丸、三鞭酒、参茸三七酒、参茸大补片、参茸强肾片、蛤助补肾丸等。

  3.心脾两虚型症见阳事难起,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精力疲乏,心悸少寐,大便溏薄,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宜:补益心脾。

  可选用:归脾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茸丸、参芪鹿茸精等。

  4.惊恐伤肾型症见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面白少气,寐不安宁,精神不振,舌质淡青,苔薄白或腻,脉弦细。

  治宜:益肾宁神。

  可选用:安神养心丸、健身长春膏、海马保肾丸、脾肾双补丸等。

  5.抑郁伤肝型症见阳痿、精神抑郁不悦,胸胁满闷,沉默少言,食减纳呆,或见紧张,焦急,多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舒肝解郁。

  可选用:逍遥丸、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

  6.湿热下注型症见阳痿,下肢困重,阴囊潮湿,小便涩滞或尿后余沥,或兼阴囊腥躁,舌苔黄腻,脉来漏数。

  治宜:清热化湿。

  可选用:萆藓分清丸、分清五淋丸、金沙五淋丸、五淋通片等。

  常用西药1.内分泌药物①甲基睾丸素,每次5毫克,1日3次,口服;或丙酸睾丸酮25-50毫克,每周2次。肌注。

  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次2000单位。肌注,1周1次,连用8周,配用丙酸睾丸酮,疗效更好。

  ②育亨宾碱,每次6毫克,每日3次。口服,持续6周。

  ④维生素E,每次口服5毫克,每日3次。

  ⑤士的宁、每次口服1毫克,每日1-2次,或性交前6、3、1小时前各服1毫克。

  以上就是“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的说明,患上此病只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才能缓解病情,这种疾病不要拖延治疗,避免更加严重的后果出现。

此文来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本文标签: 阳痿  

为您推荐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治疗阳瘘最佳药物排行榜)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哪些?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也找上门来,这是大家比较害怕的的地方,尤其是阳痿疾病,经常出现在男性朋友身上,虽然目前治疗阳痿的方法

2024-02-23 17:04

前列腺增生怎样医治会有显著效果 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有几种

  前列腺增生怎样医治会有显著效果?前列腺增生是对男性健康伤害极大的一种男科疾病,该疾病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对于患者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般患有前列腺增生

2024-02-23 17:03

中医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会有效果吗 针灸治前列腺增生效果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会有效果吗?前列腺增生是目前是男性朋友常见并且多发的一种病,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能够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很关键的,也是很重

2024-02-23 17:02

民间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食疗方有哪些 民间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食疗方有哪些药

  民间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食疗方有哪些?如今,男科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其中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这对于男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如果说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一些

2024-02-23 17:01

武汉哪家医院治疗阳痿比较好

  阳痿是男科疾病里比较多见,且危害较大的一个疾病之一。很多的男性患者由于怕丢人或者是不好意思,而拒绝到医院治疗或者是消极面对,成天闷闷不乐却不愿治疗,这是错误

2024-02-23 17:00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地耳的功效与作用

地耳草具有利湿退黄、消肿止痛、消炎杀菌、预防高血压等功效。 具体功效如下:1、利湿退黄:利湿退黄能加速体内水分代谢,防止水分在体内蓄积。对于湿热、黄疸、痢疾等过

2024-02-23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