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高考体检结果怎么看(四川高考体检表在哪里查看)
2024-03-12
更新时间:2024-03-12 00:15:46作者:佚名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公办小学入学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关注政策
3月30日前后,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按照市教育局招生入学要求,制定并公布招生入学实施细则,请您关注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招生细则。
第二步:确定登记点
4月26日前,请您关注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户籍入学登记公告、查看登记点。
第三步:信息采集及审核
5月6日-17日,开展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信息采集,请您及时登录“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入学平台”)按要求填报信息,并进行信息在线校验;因特殊情况确需到现场进行资料审核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按要求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进行入学资料审核
第四步:查看入学结果
6月17日,请您登录“入学平台”查看公办小学入学安排结果。
第五步:学生报到
8月31日前,请您根据学校通知办理适龄儿童入学报到手续。
民办小学入学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取得报名资格
温馨提示:凡要进行民办小学报名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需完成信息采集
1.本市户籍适龄儿童:5月6日-17日在“入学平台”完成公办小学信息采集及现场资料审核。
2.随迁子女:4月1日-30日在“入学平台”申请,5月15日前的工作日查询审核结果。
3.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5月31日前在“入学平台”完成信息采集(详见后续办理指南及区(市)县实施细则)。
第二步:网上报名
6月3日-6日,在“入学平台”中的“民办小学”报名模块选报1所民办小学。
第三步:查看录取结果
6月18日,查看电脑随机录取结果。
第四步:学位确认
6月24日-25日,被民办学校和区属公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须进行网上公办或民办学位确认。
第五步:学生报到
8月31日前,适龄儿童根据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可以绑定摇号吗?
符合电脑随机录取条件的双胞胎(多胞胎)子女法定监护人,可申请绑定电脑随机录取。若申请了绑定随机录取,则视为该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时均绑定随机录取。
温馨提示:在报名电脑随机录取时,家长须完成网上报名才能参加绑定随机录取。
小学入学
1.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登录“入学平台”中“小学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申请;
2.随迁子女登录“入学平台”中“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进行申请。
多子女如何申请办理就读同一学校?
(一)申请要求
因公办、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划片范围调整导致多子女不能同时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学校(校区)的,为方便家长接送,家长可提出申请其他未入学子女与已在读子女就读同一学校(校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家长意愿统筹安排。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可申请。
1.申请子女需符合2024年义务教育入学条件;
2.在读子女应为按当年招生入学政策入学且在校就读;
3.申请子女与在读子女需能满足同时在校,如小升初子女与在读子女就读同一初中学校的,应间隔在两个年级以内;
4.申请通过后该子女不再参加其他公办或民办学校招生入学。
(二)申请方式
1.申请时间:5月24日-28日;
2.申请地址: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
3.查看审核结果时间:5月31日。
年满6周岁但因个人身体原因需要延缓下一学年入学的怎么办理呢?
《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需登录“入学平台”选择“缓学”,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检查证明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期满后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集体户子女如何申请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父或母)一方或双方为成都市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本人为外地户籍的,由法定监护人一方(父或母)向其户籍所在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出具适龄儿童和法定监护人户籍证明、监护关系证明等材料,由法定监护人一方(父或母)户籍所在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具体申请事项可电话咨询户籍所在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如何保证电脑随机录取公平、公正?
为保证随机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录取当天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督学代表、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录取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全程监督。录取使用的软件光盘当天随机抽取,经现场查验方能启用,随机录取软件拷贝入计算机后现场赓即密封,并按规定进行管理。
关于有人宣称“***名校还有少量入(转)学名额,可以找关系帮助学生录取”可信吗?
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电脑随机录取的随机性和家长的急切心理,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宣称“***名校还有少量入(转)学名额,可以找关系帮助学生录取”,请家长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传言,避免上当受骗,并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举报(二维码附后),教育部门将会同相关执法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并对有关典型案例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