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亲告罪重婚罪怎么提起诉讼? 告重婚罪在哪里起诉

更新时间:2024-03-04 17:38:10作者:佚名

亲告罪重婚罪怎么提起诉讼? 告重婚罪在哪里起诉

一、亲告罪重婚罪怎么提起诉讼?

亲告罪重婚罪需要直接到人民法院进行交刑事起诉状,然后提起诉讼。重婚罪属于亲告罪,因为重婚类型的案件的话,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被害人自己来向法院进行诉讼的话才会来进行处理的,当然了,不排除有一些情节非常的严重,所导致的影响也非常恶劣,那么此时就不再是属于亲告罪范围了。

重婚案件一般由被害人自诉,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影响很坏的,即使被害人不起诉,而由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有关部门提出控告,应由人民检察机关审查决定是否构成重婚罪。

二、亲告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亲告罪在认定上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亲告罪在法院作出肯定性结论之前,相关行为究竟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还是犯罪行为,其认定较之于其他犯罪来说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以侮辱罪为例,其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名誉权,造成的具体危害是使被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社会评价因诽谤行为而降低程度的认定,主要根据社会观念、人之感受等一系列主观性因素。

侮辱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之一的“情节严重”也往往离不开被害人自身的感受(司法实践中常以被害人不堪受辱而自杀或者精神失常的事实认定为情节严重)。它不是像故意杀人、强奸等犯罪,只要通过纯粹的客观外在事实的考察就可以基本断定相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之严重程度以及犯罪是否业已存在。而是 “要看被害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的看法如何才能决定” 。

2、亲告罪既有纯正的亲告罪,又有不纯正的亲告罪。所谓纯正的亲告罪,是指只能由被害人等告诉权主体告诉才能发生刑罚权的犯罪。如告诉权主体不进行告诉,那么即使社会危害性再严重,也不能进行追诉。所谓不纯正的亲告罪,是指既可以由被害人等告诉权主体进行告诉,也可以由公诉机关依照法定职责进行控诉,而发动刑罚权的犯罪。我国除了侵占罪以外,其他的亲告罪均属于不纯正的亲告罪。如虐待罪一般情况下,由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但是如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公诉机关可以进行控诉而追诉行为人。

3、亲告罪案件不同于自诉案件。自诉是指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控诉形式,它是私诉的主要种类。自诉同公诉相对应,是依据刑事程序确立的追诉形式,在立法范围上亲告罪同自诉案件是一种交叉关系。亲告罪同自诉案件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二者却具有某种自然的亲和性;由于亲告罪所侵犯的私法益,而这些权利具有可处分性,自诉的追诉方式恰能为告诉权人处分权提供便利条件。

重婚罪在当代的中国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恶劣的一种犯罪的行为,但是这类型的行为是属于亲告罪,也就是相关的人员自己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之下,才能够追究对方的责任。如果要提起诉讼的话,那么是需要递交刑事起诉书,还有就是证据材料到人民法院的。

本文标签: 人民法院  重婚罪  被害人  

为您推荐

亲告罪重婚罪怎么提起诉讼? 告重婚罪在哪里起诉

亲告罪重婚罪需要直接到人民法院进行交刑事起诉状,然后提起诉讼。从规律实际上是属于亲告罪,这也就意味着被害人自己向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的话,才能够由人民法院对此进行受理,否则的话一般是不会主动地处理这类型的

2024-03-04 17:38

存缴住房公积金扣工资是否违法 公积金扣工资么

用人单位扣除一部分工资给员工存缴住房公积金是不违法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员工要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住房公积金存缴比例,社保费、

2024-03-04 17:37

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最新规定)

配偶一方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承担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承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024-03-04 17:37

个人债务与夫妻债务有何区别(个人债务与夫妻债务有何区别呢)

个人债是指夫妻一方借入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债务;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一方为了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为了共同生活目的从事商业活动而产生的债务。

2024-03-04 17:37

工伤赔偿农村户口的赔偿项目有哪些(工伤农村户口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项目跟员工的户口所在地没有任何关系,工伤赔偿项目要根据工伤事故给员工造成的后果分析,如果没有造成伤残,通常只需要赔偿医疗费,交通食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造成伤残的,在此基础上要赔偿残疾辅助器

2024-03-04 17:37

劳务派遣合同范本2022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劳务派遣合同的基本内容应该写清楚派遣工作岗位的名称及岗位性质,派遣员工的工作地点,派遣人员数量,派遣期限,社保费用的支付方式,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被派遣劳动者发生工伤或者患病期间的相关待遇,

2024-03-04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