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一、故意伤害赔偿后不谅解可以缓刑吗?

更新时间:2024-01-06 20:08:27作者:未知

一、故意伤害赔偿后不谅解可以缓刑吗?

一、故意伤害赔偿后不谅解可以缓刑吗?

我国法律只禁止了累犯不适用缓刑。故意伤害罪情况不严重的,一样可以适用缓刑,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就赔偿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故意伤害罪的形态

故意轻伤害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或造成轻微伤结果的,不以犯罪论处。伤害意图非常明显(比如致人重伤、死亡),且已经着手实行伤害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应按故意伤害(未遂)论处。

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明显只具有轻伤的故意,但过失造成重伤;二是行为人明显具有重伤的故意,客观上也造成了重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没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的未遂犯,如果主观上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故意,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他人,如果达到轻伤以上的话,那么是构成刑事犯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是在三年以下的有些图形,如果情节不严重并且和对方达成谅解或者是赔偿的协议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轻处罚的。并且也有机会宣告缓刑。

本文标签: 故意伤害  或者是  实际情况  

为您推荐

遗弃罪中情节恶劣如何认定 遗弃罪中情节恶劣如何认定标准

1、遗弃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的;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无生命、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3、因遗弃导致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4、行为人经过多次教育,拒绝改正,使被害人生活处于危险境地的;5、遗弃手段

2024-01-19 12:35

一般合伙合同纠纷怎么认定的 什么是一般合伙企业

合伙合同纠纷的认定是只要两个以上公民按协议提供资产、实物或者是技术,而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条款就可以被认定;发生纠纷之后双方一定要及时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好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

2024-01-19 12:35

环境监管失职罪要判刑多少年 环境监管失职罪立案标准

犯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以“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作为评价环境监管失职罪客体的基本前提。

2024-01-19 12:35

合伙纠纷是不是合同纠纷,要怎么解决?

合伙纠纷是合同纠纷,合同纠纷在本质上是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手段解决,协商和和解是比较温和的手段,只需要双方就争议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和解协议就可以。

2024-01-19 12:35

非法拘禁5个小时是否构成犯罪 非法拘禁5个小时构成犯罪吗

不一定。一般不足24小时不构成犯罪,但具体需要看情节,时间虽然5小时,也有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的。比如,拘禁人数较多或者对受害人有殴打侮辱行为的,会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还需要具体考虑到行为人的情节、

2024-01-19 12:35

个人的合伙合同纠纷遗漏诉讼当事人怎么办?

合伙合同纠纷去法院起诉,出现遗漏诉讼当事人的情况,可以申请追加遗漏的当事人,需要原告向法院提出书面的追加申请,在申请中介绍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说明追加被告的理由。

2024-01-19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