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不是所有的,一户多宅都存在强拆的风险?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5:30作者:未知

不是所有的,一户多宅都存在强拆的风险?

农村拆迁已经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开始为拆迁事宜发愁。

因为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农村有很多“一户多宅”的现象。

紧随着土地确权政策在全国的展开,“一户一宅”成了时下的热点问题,而拆迁借着“一户一宅”的确权时机对“多宅”进行了违建拆除。

这对大部分的农民朋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产损失。

而拆迁工作把“多宅”顺势转变成了“违建”进而强拆不补偿,也似乎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

从拆迁角度来说,“一户多宅”确实违反了国家土地确权政策规定的原则,属于违规,那就有把宅基地上的房屋作为违建处理的理由,却有些片面了。

事实上“一户多宅”也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对于合法的“一户多宅”,同样能顺利进行土地确权。

也就是说,就算是“一户多宅”,拆迁方也不能任意进行强拆。

下面由在明律师带你看看不能强拆的“一户多宅”。

一、因宅基地管理部门工作过失导致的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也很常见,有很多一户多宅是管理部门当年衔接有误造成的,国土部门出台的意见已经说明要合法保护,对这类一户多宅进行确权,不能让老百姓为管理部门自己的问题买单。

对于这样因管理部门过错导致的问题,拆迁中是不能直接对其以违建名义进行强拆的。

就算必须拆迁,也应该有足额的补偿利益。

二、 面积总和符合宅基地面积标准的。

一户村民虽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宅基地,但各处宅基地的面积总和加起来也没有超过当地明文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这样的情形是合法的,可以认定为一宅并进行宅基地确权。

这样的多户宅基地进行合法确权后,也是不能进行强拆的。

拆迁也需要按照一般的拆迁补偿程序走。

三、因农房继承或合法交易、赠予形成的。

农房的继承和接受赠予是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原因,因此而形成的“一户多宅”能依法进行确权,进而形成合法的宅基地,而不是违法建筑,所以也不能强拆。

在明律师在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家庭符合分户条件的,可以先分户,然后再根据分户之后的总户数,分别确权,这就是分户确权,如果不符合分户条件,以及分户之后仍然超过了总户数的宅基地,不能确权。

而宅基地合法交易是指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都受到法律保护。

在很多农村地区都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家里儿子长大了要成家,但是申请宅基地是批不下来的,只能在村内进行宅基地交易。

这样的情况下,在没有分户之前,就造成了一户多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样的一户多宅能确权,但最好尽快进行分户,而且宅基地交易之后过户手续要及时。

综上,在明律师告诉大家的一个结论是:对于拆迁,“一户多宅”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违法建筑。

拆迁方不能生硬执行“一户一宅”原则,而任意强拆“多户”的情形。

在上述情况下的“一户多宅”,如果确有需要拆迁,也要等同于一般房屋的拆迁条件进行拆迁补偿。

本文标签: 宅基地  两处  确权  

为您推荐

不是所有的,一户多宅都存在强拆的风险?

“一户多宅”也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对于合法的“一户多宅”,同样能顺利进行土地确权。一户村民虽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宅基地,但各处宅基地的面积总和加起来也没有超过当地明文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这样的情形是

2023-12-19 12:35

继承的东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继承的财产属于夫妻双方共有吗?

继承的东西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如果是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继承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公共财产,如果是一方继承的父母的遗产但是遗嘱中指明遗产只归一方所有那么不属于公共同财产。

2023-12-19 12:35

我的宅基地别人建造了房屋,补偿款应该给谁

未经同意在他人地上私自建房的,建房者是没有资格获得拆迁补偿的。1、如果本村人之间将宅基地进行了合法的买卖,买受人在宅基地上建房的,可以获得补偿。2、双方并没有买卖宅基地,但建房过程中,建造者经过了宅基

2023-12-19 12:35

尬聊外的强拆维权方式 强拆找谁投诉

其一,要及时委托专业征收维权律师,启动法律程序进行阻滞。其二,就“守房”问题,要区分情况进行妥善安排。其三,要确立一个正确的维权观念:房子即便被强拆了,只要没签协议,仍然能够维权!也就是说,固然强拆这

2023-12-19 12:35

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具体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具体构成要件是:从客体上来说是侵犯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秩序,而在客观要件方面是属于非法转卖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在主体要件方面是一般的主体,在主观方面的话是属于故意。

2023-12-19 12:35

征收土地公告预示并不代表征地的启动

征地项目的启动并不是从征收土地公告发布时开始的。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2023-12-19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