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东营查出偷税漏税怎么处罚?(东营偷税漏税大案)

更新时间:2024-03-24 07:34:08作者:佚名

东营查出偷税漏税怎么处罚?(东营偷税漏税大案)

一、东营查出偷税漏税怎么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偷税漏税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

三、对偷税罪的刑罚适用原则是什么

对偷税罪的刑罚适用原则大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分层次处罚

针对偷悦数额的不同,本条分别规定了两个层次的量刑幅度。第一层次是,“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层次是,: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同层次的偷税数额只能在本层次量刑幅度内判处,不能任意跨越;否则将造成量刑畸轻或畸重的后果。

2、对自然人偷税并处罚金

针对偷税犯罪行为的贪利性特征,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各层次量刑幅度内,除规定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规定了“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须同时判处,不具有选择性,以防止偷税人在经济上占便宜。

3、对单位犯偷税罪采取双罚制

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判处罚金后,--般对单位的责任人员只判处自由刑,而不再并处罚金,这种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进一步讨论。

4、对多次偷税的违法行为累计数额合并处罚

按照《刑法》理论,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多次实施偷税违法犯罪行为未经发现,或虽发现但未经处罚的,均应视为犯罪行为的连续状态,其犯罪数额应当累计计算,按一罪合并处罚,不适用数罪并罚。反之,如行为人多次或某一次偷税违法行为已经过税务或司法机关处罚,则不应再将此数额累计计算合并处罚。

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偷税漏税处罚适用的原则包括分层次处罚,对自然人偷税并处罚金,对单位犯偷税罪采取双罚制,对多次偷税的违法行为累计数额合并处罚等。

本文标签: 偷税漏税  罚金  有期徒刑  

为您推荐

东营查出偷税漏税怎么处罚?(东营偷税漏税大案)

查出偷税漏税的处罚根据偷税漏税的数额大小有不同的处罚,如果偷税漏税的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3-24 07:34

父亲去世后孙女可以继承爷爷的遗产吗

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2024-03-24 07:34

家庭主妇离婚可以有的补偿是哪些 家庭主妇离婚怎么分财产

在诉讼离婚中,双方对离婚补偿达成一致意见,交由法院以调解书或者判决书的形式予以确认。若双方协商不成的,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财产状况、经济能力以及一方付出义务的多少综合考虑进行裁判。

2024-03-24 07:33

离婚后怎样可以变更抚养权(离婚后如何变更抚养权)

满足法定条件可以变更: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

2024-03-24 07:33

征地拆迁过程中房子被认定为违章建筑怎么办?

第一步:遇到房子被认定为违建不要慌。第二步:想一想有没有什么能够证明你的房子合法的文件或资料。第三步:咨询专业征地拆迁律师,看看拆迁程序是否合法。第四步:保住房屋,抓住时间痛打违法点争取谈判机会。

2024-03-24 07:33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多少?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需要多少

取保候审应该缴纳多少保证金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

2024-03-24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