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趾草和鸭跖草二者有什么区别(鸭趾草入药部位)
2023-12-06
更新时间:2023-09-07 00:08:18作者:未知
植物都有自己的别名在,这是集合了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取的名字,相对于学名的严谨,俗名一般会更加的形象,更加贴合它的特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种植物,他的俗名就叫做香薷,这种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非常的常见,所以认识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作为一种中药材,香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别名香薷的植物是什么?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棱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石香薷或江香薷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该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该品的适应范围了。香薷10g,白扁豆、厚朴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喝的便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