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与姐姐喜欢同一个人 梦见喜欢的人的姐姐
2023-12-06
更新时间:2023-06-04 16:02:53作者:佚名
1、古朴典雅的布依族婚俗文化
2、布依族文化的一种标志
3、布依族文化符号的-布依族文字
4、布依族酒文化,布依族米酒文化
5、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族婚俗文化
6、猜你喜欢: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各有特色。就说婚俗吧,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婚俗文化。我们挑一个很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来说吧。布依族的年轻人是在新春佳节的时候,采用“唱花歌”的形式来寻找自己的伴侣,“唱花歌”分为晚上和白天,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想知道更多吗,那么,和小编一起看看古朴典雅的布依族婚俗文化吧。
浪哨
布依族青年男女到了十六、七岁,就已经熟练收拾打扮并学会了初次见面的山歌,学会了吹口哨、吹木叶,开始懂得与异性接触、交谊,他们相识之初,一般都要选择环境幽静的地方,如在大树下、路边、草坪、河边等地方,男女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各为一方,相距一定距离互相观察,小伙子一旦中意了某个姑娘,先是吹口哨或吹木叶让对方留住。这时姑娘们会停走或原地坐下,小伙子当即会唱出山歌来试探女方。若女方有意,就还歌,互相对答。
姑娘喜欢小伙子后,“客歌”(问路歌)可进一步深入至“花园歌”(情歌)。通过对歌,双方认识,若彼此印象好,下一次见面就互相打呼问候,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双方产生了感情,就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地点(一般为赶场天)。
问亲
分两种情况,一是经过“浪哨”认识的男女,由男方询访姑娘的生辰八字,若八字可符,就请人做媒到女方家,因为青年男女有约在先,所以女方家会很快同意,二是青年男女没有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一种,一般是男方父母看中了姑娘,并征得到儿子的同意就进一步了解女方的为人,如是否勤劳等,经过了解,若有其它方面可以生辰八字相符,则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布依族问亲一般要三回五转。这与布依族古老的习俗“一锄挖不成窝,一刀削不成筷……。问亲要多来”有关。
认亲
问亲事情已妥,男方家就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到女方家认亲。去的人员人中年妇女七、八人,带去的礼品是糖、酒之类,其数量多少视女方家族户数而定,要求每一户一封糖、一瓶酒,女方家则杀鸡盛情招待,族中第户也派代表来陪客人,同桌吃饭,双方认识之后,彼此呼称亲家,晚上唱“亲家歌”。通过认亲,男女双方家族便结成了亲家。日后若有红白喜事,就彼此走转,互相帮忙。
您可能还会喜欢:
维吾尔族诺鲁孜节新的一天
历法是什么,回族在历法方面的成就
回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习俗
土家族中特色文化:傩愿戏
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最能体现文化的代表是文字,每个民族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拥有自己民族独创的文字不多。而布依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上18个民族中具有自己独创的民族文字之一,布依族的文化历史上发明创制了几种独特的古文字(符号型、方块型、cv型、拉丁字母型)。那么,大家一起探究探究一下布依族文字吧。
布依族的古文字分为:方块型、拼音型、符号型三大类。
方块文字
研究发现,散存当地布依族经书、傩书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与已发现确认的古壮族文字相似;布依族中发现了几种古文字类型,主要用来作为占卜文字,记录《摩经》,创作民间文学作品等等。目前发现的布依族古文字,除了流行于六盘水一带的‘波拉’文字属于拼音文字,产生比较晚以外,其他类型都与汉字有关,具有悠久的历史。”
省布依学会副会长周国茂说,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的载体,它承载着布依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过去虽然陆续发现和搜集了一批资料,一些学者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发表了一些成果,但从各地陆续发现布依族古文字资料的情况看,布依族古文字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搜集、整理、标音、释义和深入研究。
拼音型古文字
布依族的拼音古文字,有两种,cv型文字和外国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文字。cv型文字是受伯格里苗文的启发而被创制出来,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组成。声母较大,韵母较小,声调通过将韵母标在声母顶端和右侧不同的位置上来表示。声母符号有35个,其中9个还无法确定音值;韵母符号26个,其中单字母符号11个,组合符号15个。
外国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文字缘于天主教在布依族地区的传播。清康熙43年(1714年),天主教传人贵州。为了让布依族信教群众更好地理解圣经“十诫”的基本要求,便于布依族群众熟悉道理,使基督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文化上的改观,西方神职人员使用拉丁字母创制了布依文字。
符号型布依文
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乡花园村一带的布依族“布摩”当中,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字记录当地的“摩”经。这种文字比较独特,还夹杂少数象形字,现在还无法定性,暂且称为“其他文字符号”。贵州省博物馆保存的布依族宗教古籍《布依族白摩书》抄本所使用的文字也属于这一类型。
布依族虽然有自己的传统文字,但一直没有形成全民族的规范统一,以至于各地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从几种传统布依文字的出现可以看出,布依区为自己民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所付出的努力。
您可能还会喜欢:
回族人民身上的汉文化烙印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成吉思汗纪念节
蒙古族的传统的体育项目:赛马
色彩纷呈独特的蒙古婚俗文化
布依族是一个拥有自己文字的特色民族,布依族也拥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等。布依族的文字是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北部组,国外有学者也将这种语言称谓“北泰”语。那么,大家对于布依族的文字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从民族文化的方向来寻找答案吧!
布依族文字的简介
布依族使用的布依语,实际上相当于壮语北部方言,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北部组,国外有学者称之为“北泰”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
在贵州省的布依语按照语音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土语区:第一土语区使用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广西壮语北部方言的桂边土语、桂北土语可以直接通话;第二土语区使用人口为其次,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贵阳郊区,与第一土语区可以直接通话,与广西北部壮语方言也十分接近;第三土语区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一带,这个土语区的语音有着比较独特的特征。
布依族文字的发展过程
布依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在民间有人利用汉字记者或自造了一些土俗字来记录布依族古歌或巫师所诵的布依族经文,称为“汉体布依字”。其使用范围极小,没有在布依族中推广。
本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于1956年创立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布依文。并在一些布依族地区试点推行。
到60年代初中代。自1981年冬布依文又逐步推行。并几经修改在1985年终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布依文。
自80年代初贵州布依族地区推行布依文以来,已收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较为偏僻的布依族山区推行布依文对提高儿童的入学率、升学率以及成人的扫盲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布依文经过1981年、1985年两次修订,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善的文字。贵州省民委民族语文办公室出版了大量布依文词书、专着、文集等,布依族聚居地区积极推行“双语文”教学,布依文已逐步推行到学校课堂。
2008年荔波布依文古籍成功晋升“国宝”,这说明布依族文字已经成为了一种被认可的一种文化,是布依族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您可能也喜欢:
民族文化:汉族的由来
民族文化:东乡族的起源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民族医学奇葩:畲族医药
布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一个民族。在布依族中,酒是招待宾客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互串门的时候,总免不了用酒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欢迎与祝福。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布依族文化吧!
一、布依族米酒的历史沿革
中国酿造酒的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代,就出现了民间酿造酒的行业,从以下传说得到证实。一是杜康酿酒。传说认为酿酒始于夏朝时代的杜康,《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二是酿酒始于黄帝时期。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三是酒与天地同时。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以上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布依族善于学习汉文化,据《布依族百年实录》记载:早在远古时候,居住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先民族就向汉族学习酿造酒的技艺,就会上山采来百草根做成酒曲,利用天然的泉水用米酿成米酒用来驱风祛寒、避邪除疫,庆祝丰收。
二、布依族米酒文化内涵
(一)布依族米酒酿造的传统工艺
1、酒曲(土酒药)制作。
(1)原料配方:分母料和子料两类。母料:将小麦麸(也可用高粱、红稗)、巴地香、巴岩香、辣椒、胡椒、血藤、山药、芭蕉、丝麻、对脚连、饭豆、黄豆等十二味植物分别晒干,碾碎成粉末待用。子料:将在山野间采集的野山菊、金钢果、四块瓦、五加皮、千斤拔、牛藤、葛根藤、香樟果、野甜果、黄泡杆等十二味植物按比例兑水,熬制成汤状。
(2)酒曲(土酒药)加工。一是原料配方,取适当母料与子料搭配,搅拌均匀,然后揉成鸡蛋大小的球状小面团。通常,母料中巴地香、巴岩香、麦麸用量按1:2:10的比例参与使用。二是培养曲霉菌。在一个箩筐内围先铺上一层稻草,再铺一层凤尾草。然后将揉成的一个个小面团放入其中,铺盖上凤尾草和稻草,并置于吊脚楼上阴凉处,待发酵21-49天后,白色酒曲霉菌等微生物大量有效繁殖,发出酒香味即成。三是晾晒,将一个个生长有白色曲霉菌的小面团取出,晾晒干,即为布依九月九的酒酿造所需的酒曲(土酒药)。一般情况下,酒曲的保质期为五年,前三年药效最好,出酒率高。
(3)酿造工艺,包含选料浸泡、蒸煮摊凉、入曲培菌、封装发酵、蒸馏窖藏等五道传统工序。
一是选料浸泡。主要选用当地种植的糯米做原料,也可以选用其它各种优质大米做原料。将大米用清水淘净,浸泡约3-4小时。
二是蒸煮摊凉。将浸泡后的大米沥干,放入甑子中加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大米铺撒在大簸箕里,捣散凉至冷却。
您可能还喜欢:
令人叹服的朝鲜医学文化
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
独具特色的傣族饮食文化
有声有色的傣族象脚鼓舞
布依族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一个传统民族,布依族的婚俗也与众不同,在布依族的婚俗文化主要体现在接亲、发亲、拜堂、坐家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布依族的婚俗也当属贞丰的布依族风情。那么,大家对于布依族的婚俗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从民族文化当中来寻找答案吧!
布依族婚俗中的接亲
男方家准备五马三轿,猪肉(一方一肘),糯米粑6挑、米酒6担(表示六六大顺之意)。大小开合12封,糖果、点心若干。接亲队伍数十人,在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在两个押礼先生的带领下,形成浩浩荡荡接亲队伍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数十名青年男女用竹杆将迎亲队伍拦于进女方家的路口,双方对歌、敬酒,男方家唱赢、抛拦路粑,女方家才撤杆放行。到了女方家堂屋后,两个押礼先生将男方家所带接亲礼物(红糖、米酒、糯米粑、礼金等)点交给女方家。此后,女方家亲友虽然同意收礼了,但仍迟迟不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必须要等到新娘方将要去送亲的能说会道的女青年代表们与新郎方来接亲的语言丰富的男代表们“讨价还价”谈妥,接受了男方给的“青年钱”后,才允许开始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接亲的客人要在女方家住一夜。这一夜,女方家的女青年们吃过晚饭后,互相邀约来与接亲的男青年们对唱山歌,直到天亮要发亲前。
布依族婚俗中的发亲
第二天早晨,女方家准备几桌酒席,组织数十人送亲队伍准备送亲。时晨将要到时,押礼先生走到女方家堂屋,面向高堂,两手作揖并高声请:“堂前有请,请亲爹亲妈发亲!”。发亲时,女方家先在堂屋将女方的年庚八字开给接亲的押礼先生,之后,女方家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堂屋前举行发亲仪式。新娘在一女长老的牵引下,从母亲的房间出来到堂屋的香火面前拜礼,表示辞别祖人和父母的意思。之后,在新娘哭嫁离开堂屋时,面朝大门,脚踩筛子,并手拿一把筷子,当跨出大门门坎的同时,将手中握着的一把筷子往后甩丢在堂屋里,并不得往后探望,此刻,新娘家亲哥哥或亲弟弟立刻迎上前来将新娘背到大门口上轿,接亲抬轿的人抬起新娘往男方家行进。
布依族婚俗中的拜堂
将新娘接到男方家后,由男方一长辈在男方家堂屋举行拜堂仪式。仪式为:由一男长老用扎成花的彩绸系在新郎手上,边系边祝福说:“一匹喜红长又长,外家买来挂新郎,左缠三转生贵子,右缠三转状元郎”。之后,一拜天地(对着男方主人香火拜)、二拜高堂(对着男方父母拜)、夫妻对拜(新郎新娘对拜)、进入洞房(由伴娘牵引进入新房间,新郎不入)仪式。之后,就在堂屋内外,摆起酒席宴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布依族婚俗中的坐家
按照风俗习惯,新娘要在娘家住3—5年。在此期间,男方家或是农忙时节、或有什么大屋小事时,由新郎的母亲或妹妹接新娘来帮忙。在男方家期间,新郎新娘同吃同住,每次农忙活路、大屋小事结束后,新娘就返回娘家。就这样循环往复几年,一直到女方怀上小孩后,女方感到在娘家已不好意思,才正式到男方家“坐家”。在此期间,男方、女方还可与其他(她)的姑娘、小伙们或山野里、或山脚下、或竹林中、或田坎边“自由自在”地“浪哨”(谈恋爱的意思)。
布依族婚俗是布依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布依族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充斥着人们对两位新人的祝福,希望在他们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幸福安康。
您可能也喜欢:
布依族的重要节日“三月三”
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曲艺“削肖贯”
具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族查白歌节
特色明显的布依族戏曲
民族特色节日民族特色服饰布依族文字民族特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