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与姐姐喜欢同一个人 梦见喜欢的人的姐姐
2023-12-06
更新时间:2023-11-08 06:10:59作者:未知
1、你所不知道的广东客家文化
2、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
3、客家文化:广西客家围屋格局是怎么样的
4、代表客家文化元素之一:客家文化诗歌有哪些
5、广东客家春节习俗知多少
6、猜你喜欢:
广东客家人,并非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客居他乡的客人,而是指居住在岭南地区有上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民系,是相对于广府、潮汕民系来说的。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民系。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
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那么,下面让我们走进广东华文化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吧。
关于客家,广东的地形可以分成四级台地,山上住着少数民族,山边住客家人,水边住广府人,
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客家风俗绝大部分是从中原地区带过去的,所以形成了客家民俗与中原民俗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现象。本期的民族文化带你了解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
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风俗
1、客家农村的“打吊聚”
客家农村的“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的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了约定的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的生活是较艰苦的。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在靠近小溪边的乡村,白天,约好了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的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了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了的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的鱼虾,随便炒了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的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的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的就是:在收获番薯的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2、客家轿下酒风俗
在客家地区,农家的妹子到了婚嫁年龄,在与男方确定了婚期后,在出嫁的前一日,女方家要宴请亲朋好友,这一天就叫“轿下酒”。
轿下酒这天,出嫁妹子家的屋大门上贴上对联:爱女出阁,佳婿乘龙,横批:喜庆盈门。这对联表达了妹子的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爱和呵护,对未来女婿的赞赏!这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阵阵欢笑,一声声祝福,非常热闹。另外,参加喜宴的亲朋好友,要为出嫁妹子送上红包,对出嫁妹子讲吉利话,以表示关爱和祝福。
轿下酒后的次日(一般都是在轿下酒后的第二天),男方家的迎亲小汽车来到女方的家门口,出嫁妹子动身出门前,手里撑着雨伞,妹子的父亲先拿一杯茶泼到雨伞上,口中念:“茶香酒香,子孙满堂。”再拿一杯酒泼到雨伞上,口中念:“百年好合,五代同堂。”出嫁妹子坐进迎亲小汽车里。迎亲车队向着男方家进发。
曾经有人把客家人称为“东方吉普赛人”认为客家人喜欢迁徙,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客家人并不像吉普赛人那样生性好动喜迁。他们是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势下,迫不得已由北而南,迁徙为“客”因此有客家人的称号,他们心底恋土敬祖,从客家围屋格局中就可以看出,本期的客家文化带你去了解广西客家围屋格局是怎么样的。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
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着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广西贺州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是江家兄弟所建,所以又称江家围屋,也叫“大江屋”。贺州“大江屋”在现存的广西客家围屋中,规模堪称第一。围屋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八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九十四间;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九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
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四周有三米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廊于房接,迂回折转,错落有致,上下相通,屋檐、回廊、屏风、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称。
其古老独特的客家建筑、精雕细刻的百兽图案、古朴典雅的明清家具、历经百年沧桑的农家作坊、热情奔放的客家歌舞、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感人的客家历史传奇,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它全面地展示了客家人的人文历史。面对这一幅幅神奇而古朴的画卷,贺州客家围屋将给您留下无限的遐思、美好的记忆!围屋奇异而神秘的建筑,纯朴而好客的客家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不失为贺州的旅游胜地。
客家人是分布很广的一个民族,不仅仅是中国土地上有客家人的印记,其他的国家也有客家人的足迹,因此客家文化可以说是走出国内,闻名世界了,客家文化也有多元化的发展,那么你知道客家的诗歌有哪些?本期的客家文化带你去了解。
沁园春·客家魂
南国山乡,百姓连根,客家溯源。
聚三江上下,英才辈出。拓荒铺路,跨海商圈;
守望相帮,读耕奉献。继往开来我率先。
元宵会,邀乡亲父老,歌舞翩跹。
传承崇正千年,三千万全球客属联。
赞古今中外,仁人翘楚;工商学政,多少先贤。
文化为魂,血缘归汉,一脉天骄瞩世妍。
应来日,报天球河洛,盛况空前!
注:三江,汀(韩,梅,鄞)江,赣江,闽江。
水调歌头 腾王阁遣怀
绿水出南岭,逐浪接高楼。波涛千里横溯,迫往大山流。
北望烽烟弥漫,残阙落霞如梦,背井向金瓯。几代南迁客,到此不堪忧。
民族气,家国恨,志难酬。仰天长叹,多少忠烈没荒丘。
岂是空怀旧日,应识先民足迹,翻过那山头。喜见浮云散,月上白鹭洲。
莺啼序·客家溯源
祥光瑞开万束,照祠堂老树。
雁归也,戳力层行,挈把烧酒如故。
玉屏仰,苍天保佑,清香冉冉牵魂处。
念先贤,迁徙开基,衍生无数。
石壁家山,孰事有恪,趁翠华白露。
溯潮起,风入三江,岭头空引怀素。
漫中州,衣冠士族;涌东晋,蓬门蓝缕。
阙巢空,司豫零丁,落霞孤鹜。
大槐树下,筷子巷前,寄多少苦旅。
站岭仄,郁孤台上,惶恐滩头,柏老松青,几番凄楚?
土楼围屋,瑶村畲寨,崇山峻岭分梅渚。恰桃源,燕翼垂耕着。
桑田守望,汀杭嘉应扬帆,浪迹天涯寻渡。
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有客家热土。
正缱绻,鸾栖凤舞,梓树盘根;椒衍瓜绵,葛藤绕户。
千秋百簇,烝尝勿替,馨香明德修俎豆。纵相思,北顾宁阳路。
闲来检点苍茫,一曲长歌,抚弦续谱。
客家传统年节有相当一部分是汉民族传统习俗的自然延续。客家传统春节习俗,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统,而且还体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特征。广东是中国拥有客家人数最多的省份,那么,你知道广东客家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这天作为跨入新年的界定日期,也就是说十二月二十五日过后就进入过年阶段。外出做工的、经商的人都要赶回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这几天,最为紧张,男女老少个个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主要进行下面几项过年的后期准备工作:
扫屋
“入年界”后的扫屋非同一般,实是立体大扫除,全家动手。经过彻底大扫除,室内室外,窗明几净,人的心情无比舒畅,到处呈现出一派除旧布新的景象。
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等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一家老少忙到十二月三十日,年货、年料全部备齐,合家欢乐,特别是小孩更是欢天喜地,吃得好,穿得好,又不挨大人的呵斥打骂。外出经商、做工的人最迟也要在大年三十赶回家中吃“团圆饭”。这天也最为忙碌,不知苦累地去做各人要做的事,但大家都是乐呵呵的满脸春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又叫除夕,这天必须做的事有:
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一风俗已逐年淡化。
送灶君
事先从市镇购回灶君神像,写好灶疏(写上一家大小姓名年龄),准备好元宝、香烛、三牲、酒、素果等祭品,在灶边置一“八仙桌”,将祭品放在桌上。全家老少齐集灶神像前行礼,虔诚敬送灶君返回天庭述职,祈求灶君在玉帝面前美言赐福消灾,来年财丁两旺,合家平安。
一般人家拜祭时只向灶君祈祷几句“赐福消灾,保佑合家平安”之类吉祥话。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家还要郑重其事地摆祭,读祭文,祭文如下:“惟君,仍合家之主,君为五祀之先,朝炊墓厨,岂无亵渎之处;合家兴旺,全赖扶持之力,既感恩于平日,敬酬谢于此夕,伏冀神君,俯鉴微忧,保长幼以安宁,佑添丁而增福。尚飨。”这一风俗除少数老人外,多已不行。
敬祖先
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这一风俗近年亦已淡化。
贴春联、年画
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等字。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春节的民俗文化春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