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与姐姐喜欢同一个人 梦见喜欢的人的姐姐
2023-12-06
更新时间:2023-09-21 12:06:41作者:佚名
1、寄送无限追思:中元节的放水灯习俗
2、中元节的各地习俗有哪些?
3、关于福州中元节的习俗
4、湖南中元节的习俗 湖南中元节七大习俗
5、详解中元节的由来及习俗
6、猜你喜欢:
春节刚过,元宵节即将来临的时刻,在许多的街道上以及店中都能够看到许多的元宵花灯。花灯在古代一直是夜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用处并不仅仅是七夕、元宵之类的喜庆节日,在中元节也是有着放水灯的地习俗。
水灯又名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纸质木座。人们在中元夜将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作为中国人民一项古老的习俗,每年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的中元节,老百姓都要在河中放灯以求平安和吉祥。而实际上从农历六月开始,一直到中秋节期间,人们都爱放河灯。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夜晚,平缓的江面会漂起千姿百态的河灯,它们沿流而下,光映粼流,几乎让人分不清哪是天上的星星,哪是江里的河灯。相传,放河灯起源于印度。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信徒每于七月十五举行孟兰盆会,放河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
闽南人、台湾人习俗,中元节祭拜时,会在各水域先放流灯火,迎接到来的亡魂,帮亡魂照路,邀来同享香火,号称“水灯”。多是以纸糊如宫殿形,中有蜡油点火,内有一置彩色三角形纸旗。
号称“普渡旗”,该旗以毛笔写上“庆赞中元”、“广施盂兰”、“敬奉阴光”、“冥辉普照”等“中元敬语”字样,并写上自己的姓名,让好兄弟(闽南语对亡魂的敬称)知晓是哪家檀越所供奉,也有直接写在灯上而不用旗者。俗谓水灯漂浮愈远,该施主愈得庇佑。
东北历史上河灯最盛的地方是吉林市。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在这里建立水师营,古称船厂。当时技术落后,捞木造船死伤的人很多,造成人心不稳。船厂老板为收买、笼络人心,在当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请僧人到江边做法事,为死者超度。
于是以后每年的中元节,家里有故去亲人的,就到江边放河灯。灯上写着死难者的名字,灯里点上蜡烛,随波流去,表达思念之情同时,也希望亲人的灵魂能帮助活人渡过难关……
放河灯的习俗已经被人们拓展,如果七月十五庄稼长势喜人,农民们心里就有底了,就觉得应祭祀一下天地,老人们就开始张罗:放点河灯吧,收成也许会更好。
【结束语】在许多的古代电视剧中都能够看到许多的七夕场景,也都是放水灯流入河中求一段完美的姻缘,中元节的水灯更多是希望庄稼收成好。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纪念,在每个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民俗文化。这一天主要是祭祀祖先,虽然我们各个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不一样,但是在中元节这一天我们也是围绕着“祭祀”过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元节各个地方的习俗都有哪些?
中元节的各地习俗
河北省:荐新
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面人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广西省:多杀鸭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您可能也喜欢:
农历腊月二十五都有哪些习俗?
南方春节习俗都有哪些?有什么不同?
大年初四习俗和禁忌
盘点大年初三的习俗和禁忌
中元节是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南方,亦称“鬼节”。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福州文化中他们是怎么过中元节的。
在福州,七月十五日这天许多人家备菜蔬及纸钱,并延请僧道行超度仪式,然后将所备供品的一小部分散形于空野,以施无主孤鬼,谓之“施食”。南平、古田、尤溪、光泽、大田等地,也有十五日施食的习俗。在泰宁,十五日之夜,人们在房屋前后、谷仓前、果树下以及桥头、河边、路口等处,燃香点烛,焚化纸钱,供无家可归的孤魂用,以保地方平安。上杭旧俗,在十五日这天,城中竖起幡竹,以招亡魂。各家具斋饭,放置于幡竹下。祭坛上一道士端坐诵经,坛两侧道士奏鼓乐,观者如堵,俗称“做月半”,又叫“上台”。祭毕,斋饭多为贫民与乞丐取走。连城、长汀等地则在十五日夜焚香、烧金银纸,以祭祀野鬼。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做半段”。中元节,整个七月每一天均可活动。传说,目连为减轻其母罪孽,于是日邀十方僧众做盂兰会,以普渡超生其母。中元节日,家家举行家祭活动。除一般供品外,还须焚烧纸衣,供给祖先鬼魂在阴间享用。
福州“做半段”主要在近郊各乡。七月十五,一年至此已过一半,故称“半段”。“做半段”的时间,有的以十五日前后的半个月,有的更长。主要活动是定期轮流举行全村性的大宴会,分别宴请亲友,同时还要演几天戏,据说是演给神看的。“做半段”浪费甚巨,而且还伴随出现聚赌之风。
福州过中元节还有一种旧俗,即在此期间如果流行传染病,会被认为鬼怪作祟,于是便要“游塔骨”。“塔骨”是以竹编制成人的形状(比人还大),披上某种神的衣服、戴上帽子,古里古怪,然后人套其中扛着走。入夜,“塔骨”前呼后拥,巡游街坊抓鬼怪,连续七天。最后制一纸船,把捉到的作祟鬼怪关入纸船中,跑步呐喊着把纸船放到江中,让其顺流飘去,称为“出海”。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元节,传说这一天阴曹地府大门洞开,万千鬼魂都在这个时候回到阳世,去享用生人准备的祭祀,故各地民间在节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丰盛的祭品,并开展相应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习俗。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湖南中元节的七大习俗。
接亡客
湖南人们从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十开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说,每日三餐饭茶,礼仪相敬。接亡客是一件很讲究的细致活,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更是分外的隆重,准备工作也是极为细致与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炉、灯盏等,都要清洗干净。准备好祭品、纸钱香烛;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有一些对祖先许下的诺言或者祖先托梦交代的事情等等。
湖南隆回地方,中元节接亡客的习惯是在农历十一晚上把老客接回家,农历十二至十四日供饭,一日三餐,餐餐必备新鲜饭菜、每餐必须是荤菜,且须是三碗或五碗菜,成双数不行。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节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烧包
每逢中元节前后,不少群众会在路口或水边“烧包”,这是湖南绵延千年祭祖的传统习俗。“烧包”包括“金银纸包”、“衣冠箱”,这些“财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经写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规则折好的成捆的冥钱,按亲疏关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边焚烧,让他们领着后人的孝敬,开心快乐回家。
湖南沅江中元祭祀先人的方式就是烧包,但一般不会在七月十五烧,而是十一或是十二就烧,因此还流传一句话是“十一金十二银”。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湖南地区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是中元节也是祭祖节,民间相信祖先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湖南湘潭杨嘉桥一带,中元节祭祀先人时,大人要沐浴完毕,穿戴整齐,准备香烛、纸钱、鞭炮把在外面游荡的祖先迎接回家。祭祀的过程中禁忌吹口哨。而湖南岳阳一带的人家,有用挂吊钱的方式来祭祀先人的。
祭祀土地和庄稼
农历七月十五,湖南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人们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节也称之为“鬼节”,这一天人们要祭祀先人,还有些人在这一天要到河边去放河灯,传说这天是地狱开门值日,已故的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也是鬼节。
那么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呢?还有中元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吧!
中元节的由来及习俗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您可能也喜欢:
除夕是几月几日?除夕的习俗详解
春节的传统习俗之拜年的由来
春节习俗:为什么大年初二要回娘家?
春节饮食习俗之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