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清明纸钱的由来 清明纸钱什么时候烧

更新时间:2023-05-03 08:03:32作者:佚名

清明纸钱的由来 清明纸钱什么时候烧

文章目录:

1、清明纸钱的由来 发展

2、清明吃鸡蛋由来及历史发展

3、寒衣节要烧些什么 纸钱和寒衣

4、清明的禁忌有哪些

5、清明祭祖扫墓的历史发展

6、猜你喜欢:

1、清明纸钱的由来 发展

为了减少火灾,保护环境,政府开始提倡文明扫墓,用鲜花来取代纸钱。我们都知道直到东汉,人们发明的纸,而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么,为什么大家会烧纸钱呢?纸钱有哪些形式演变呢?下面我们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烧纸钱的传说

如今,很多人上坟的时候,一定要烧纸。为啥烧纸呢?很多人认为,地下也如人间,同样要花钱。子女们祭祀的时候,烧纸就如同给先人送钱一样。究竟在地下的先人是否能花到这些钱,很多人也是心知肚明。其实,上坟烧纸这种习俗有很多传说故事。民间传说,上坟烧纸钱的习俗源自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之徒尤秀才。据称,尤秀才先假装重病死去,再让其妻告诉所有邻居,若将纸张剪成铜钱形状焚烧,贿赂神祇,死者即可复活。邻居都不相信,后来尤妻一烧,尤果然立刻复活。于是烧纸立刻成为最畅销的产品,人们争相效仿。

纸钱的演变

据《汉书·张汤传》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瘦钱。”如淳注曰:“瘦,埋也。埋钱于园陵以送死也。”瘦钱,即埋入墓中陪葬用的钱币;“瘦钱”最早不仅仅用于陪葬死者,也用于祭把天地。《新唐书》认为以纸钱代替真钱始于王与,王与是“祠祭使”,类似皇帝的专职巫师。《新唐书·王与传》曰:“汉以来,葬丧皆有痉饯.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酶乃用之。”但是据文献记载,自魏晋以后就有纸钱习俗。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六中就说:“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总之.纸钱之俗或许在唐前已经出现,但是大量使用却始于唐时。

纸钱的形式

纸钱的形式也非常多。唐朝即有为了追求仿真的金色纸钱。唐人唐临《具报记》卷中云:“鬼所用物,皆与人异,惟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色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现在这种涂了金色或者银色的纸钱仍然在民间使用,俗称”锡箔”。五代时纸钱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印有文字的纸钱:后世印有《往生咒》经文,被称为“往生钱”的纸钱当源于此。

2、清明吃鸡蛋由来及历史发展

关于二十四节气——“清明”食俗有很多,比如清明时节人们必备美食清明果。那么大家知道清明吃鸡蛋由来及历史发展吗?接下来就由和老黄历来为大家解答,且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山东境内,至今有寒食煮鸡蛋、鸭蛋、鹅蛋之俗。清明一早,煮满满一锅,用凉水冲出,调好五色,蛋上涂抹得五彩缤纷,然后放入用线编织的蛋兜、蛋网中,让孩子提着到姥姥家。姥姥家早给外甥留好了鸡蛋。手里拿的,兜里装的,全是鸡蛋。儿童们在学校里,兴“斗蛋”游戏,用蛋与蛋相撞,看谁的蛋硬,破者为输。学生们在这天也有给老师送鸡蛋的风俗,一个学生送一个蛋,老师便有了几十个蛋;而在寄宿学校里,清明不能回家,老师便煮上百个鸡蛋,一个学生吃两个……为什么鸡蛋成为清明节必须的寒食呢?当地老百姓有一种说法,叫“吃鸡蛋,免雹灾”,“不吃鸡蛋下雹子”。

表面看来,这种俗信是民间类比思维的结果:凉鸡蛋像冰冷的雹子,吃了凉鸡蛋,就是消灭了雹灾。实际上,它所隐含的意义是深远而广阔的。

禁烟火吃寒食人历史发展

《邺中记》说,清明前三天,并州一带做干粥,即糗糗饭。

《云仙杂记》说,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

《辇下岁时记》说,长安寒食荐饧粥、鸡倡等。

《东京梦华录》说,京师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糕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

《乾淳岁时记》说,朝廷遣台臣中使宫人车马朝饷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饧;而人家上冢则多用枣糕董豉。

《遵生八笺》说,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做粥,以面裹枣蒸食,谓之枣糕;用杨桐叶、冬青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做糕。

寒食对胃有影响,对老幼病疾者更是一种负担,此俗之弊理应革除。但由于加入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内容,移风易俗并非易事。

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东汉时期,介子推的故乡一带竞寒食一月。

至魏,曹操又有<禁绝火令》,说:“闻太原、上当、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恒寒之地,老少赢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日俸。”

然而,寒食之俗并未因其弊而被革除。民间会借天灾人祸与人君去抗衡。据<晋书》载,石勒时,天降大雹,西河、介山一带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洼下丈余,行人禽兽死者万数,从太原到巨鹿,大面积的树木被摧折,庄稼被荡平。石勒问大臣徐光。徐光说:“这样的自然灾害历代都有,但明主应据此以变,以敬天怒、安民心。

去年禁寒食,而介子推是帝乡之神,历代所尊,或许不宜替代。臣民叹息,王道尚为之亏,何况群神怨憾而不怒动上帝乎!纵不能令天下同俗,而介山周围是晋文公所封之地,宜任百姓奉之。”于是石勒下令,恢复寒食。正是这个缘故,民间至今还以为,如不寒食将会有雹灾。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山东民间“吃鸡蛋,免雹灾”的历史根源——据方志载,大部分山东人是明代从山西迁移来的。

寒食也由一个月而减为七天、三天、一天,到今天与清明合二为一。人们再也没有寒食的心理压力,代之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花红柳绿的喜悦之情。年轻一代“吃鸡蛋是为了消灭雹灾”的意识已没有这么明显了,代之以儿童、师生、亲友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融洽的人间亲情。

3、寒衣节要烧些什么 纸钱和寒衣

再过几天就是2017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寒衣节了,民间在此时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扫墓时献上供品、烧些供物是少不了的,那么寒衣节一般烧些什么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寒衣节要烧些什么

寒衣节烧的东西种类很多,有的除了烧纸钱和寒衣,还会烧一些纸糊的豪宅、汽车等一些“奢侈”品。民间认为将这些纸钱、纸衣之类焚化后,就会由阴间的邮差送到地府给指定的人。

如今这些祭祀用品在市面上都已有现成贩售,比如纸衣服,纸鞋子,纸汽车、纸豪宅等一些祭祀用品都是做好的,随处都可以买到,有些地方的人们就直接买来这些,烧给逝者。而有些地方至今则还保留着传统——要烧的寒衣要亲手制作。

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

在十字路口要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历史文献中关于寒衣节的记载

“(十月)朔日,剪楮为寒衣焚墓,为‘寒衣节’。”——河北《万全县志》,清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十年本

“十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寒,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十月)初一日,谓之‘鬼节’,各家祭扫祖茔,并以五色纸剪制衣裤,用纸袱盛之,上书祖先名号,下书年月日、后裔某某谨奉,照式制若干份,焚于墓前,或焚于在门前,取其子孙为先祖添衣之意。”——河北《张北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城市内外,于九月下旬,即买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以备十月朔日献烧。”——宋·孟元老《东京梦化录》

“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于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清·潘荣《帝京岁时纪胜》

“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旧时,祭墓、烧纸钱和纸衣(彩纸剪成),表示给亡者送衣物、钱币。今民间仍上坟烧纸。”——河北《河间县志》

“农历十月一俗称‘鬼节’又称‘寒衣节’。”——《洛阳市志》卷十七

4、清明的禁忌有哪些

我们在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很多的风俗习惯,有些时候大人们会千叮咛万嘱咐我们在节日的时候不能够做什么,否则的话会被人打的。你知道关于清明的禁忌有哪些吗?下面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清明忌讳不戴柳

汉族民间有清明日戴柳、插柳的习俗。清明不戴柳已成为禁忌。这方面的俗谚有许多,如:“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等等。关于清明戴柳(或言带柳)、插柳的习俗成因,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与寒食、禁烟

5、清明祭祖扫墓的历史发展

直到现代,清明时节还有不少人去祖先的坟头祭祀扫墓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寄托哀思,缅怀祖先的好机会。你知道清明祭祖扫墓是怎么样发展来的吗?下面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东汉之前家庙祭祀

上古时代,没有祭墓的风俗。上墓行礼的情况也并不多。凡士大夫以上的阶层,都有家庙。祭祀祖宗的仪式,都在家庙中进行,不必到墓地去。后来,无庙的阶层兴盛起来,他们也要祭祀祖宗,但他们是没有家庙的,于是,就在祖先的墓地上,祭祀祖先。

扫墓的开始

宋人欧阳修谓:"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换句话讲就是寒食扫墓的习俗是从五代才开始的,而且这是礼制废弛的结果。

隋唐兴盛

寒食扫墓的习俗至少在中唐时已经流行,根据是宪宗元和七年(812)诏:"常参官寒食拜墓,在畿内者听假日往还,他州府奏取进止。"再往后,又有人注意到《旧唐书·玄宗本纪》里"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的记载,便以寒食扫墓始于盛唐玄宗时作为定论,如《湖广志书》称:"墓祭,士庶不令庙祭,宜许上墓,自唐明皇始。"

宋明清代放假扫墓

宋代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当时的“太学”放假3日,“武学”放假1日,以便师生扫墓、郊游。《东京梦华录》记载说:“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人倾城出郊,…四野如市。”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清明祭祀扫墓往往倾家出动,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

现代网上扫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扫墓祭奠。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数以百万计的人已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了一座座网上灵台。人们可以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上香、擎烛、祭酒、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

6、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清明  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