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与姐姐喜欢同一个人 梦见喜欢的人的姐姐
2023-12-06
更新时间:2023-11-01 12:04:48作者:未知
1、江西历史名山之一——高安华林山
2、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
3、江西历史文化名村有哪些
4、江西四大书院有哪些,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5、江西四大名山在什么地方,你知道吗
6、猜你喜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是一种充满了迷幻的东西,很多情况下让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人间还是仙境,江西的历史名山:高安华林山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那么,本期江西文化一起了解高安华林山。
华林山是江西历史名山,距高安市区50公里。明代爆发的华林寨农民起义,震撼了明王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唐代创办的华林桂岩书院,开一代重学兴教之先河。
崇元观曾留下了唐宣宗的足迹,陶渊明、杨万里的诗句,道人李八百最后飞升于华林山李家岭,唐宣宗赋诗:“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播迁于海内外的胡氏华林世家,其祖居地就在华林山。
这里仍保存着成片原始次森林,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巨型象形石群丫口石,历经九亿年风雨,雄踞在华林山巅。目前正按规划建设“华林寨军事文化旅游景区”、“桂岩书院文化娱乐景区”、“八百洞天仙风道骨探秘景区”等游览区域,其中超果寺和八百洞天已经开发。
西汉陈夫乞,西汉开国将军,建成人,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陈夫乞起义于蜀水之北之华林山高胡坛,立寨练兵,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入关灭秦时,率军从之。四年以都尉从刘邦击项羽,定燕地。六年(前201)以功封高胡侯,邑千户。汉文帝四年(前176)卒,谥忠侯。
华林山是座文化名山,是中华华厦书院的发祥地。这里唐代中期就创办了华夏首座私家书院——桂岩书院,后来这里书院有十多家。其中:北宋初期,我祖仲尧公创办了影响最大、震惊文坛的华林书院。华林山是座道教名山。自晋代开始,这时有二十多座道观、寺庙。如晋之崇元观,唐之浮云观,超果寺、李八百洞、浮丘石室等。
广义上的华林山位于江西省奉新县西南、高安市西北、宜丰县之北,是奉新、高安、宜丰三县(市)的交界山。华林山脉其龙来自于黄山,属赣西北九岭山系支的余脉,其山脉中浮云山中玄女秀峰附近有主岭、南北岭、浮丘岭、三宝岭、冲霄山、凤形山。
山势险峻、绿树浮岚、风景奇秀,周围百里。其山在奉新县赤岸、会埠、罗市、上富四镇,高安市伍桥镇、华林垦殖场和宜丰县的花桥镇境内。华林山是座历史名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正德年间陈福一、罗光权、胡雪二领导二万多农民起义以主峰华林寨为大本营,历时四年攻克数县,震惊全国。
【结束语】华林山的存在不仅仅是有着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又或者是为这个美丽的地方创造出几首诗,华林山也是独特的道教圣山之一。
在江西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江西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渐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江西的传统民居建筑充满了人情味和江西的乡土气息,其装饰图案也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下面的文章带你领略多姿多彩的江西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赣派古民居特色鲜明,讲究实用。因地缘关系和经济文化背景、地理气候的近似,赣派古民居与徽派古民居建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同属于天井式建筑,但赣派古民居更加注重内部构架和陈设上的实用性,较少有徽派古民居建筑大面积的雕梁画栋,出檐用斜撑而不用斗拱,建筑两侧的马头墙一般不如徽派建筑发戗早、起翘高,人字型屋面下端直接为檐口,正面檐口线有一字型和凹字型。
吉安一带建筑外墙多用眠砖,南昌与抚州多用单丁斗砖,墙体下部多用麻石、红石勒脚,清水外墙,青灰瓦。
赣派建筑中主体建筑部分高大规整,辅助房则因地段的原因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很不规整,它们围合在主体建筑两侧,这样从外看住宅的外形变化就丰富起来。屋架较高,约六米,这是赣派建筑的一个特征。由于住宅沿巷子密集排列,互相之间有多侧门贯通,遇到紧急情况,能很快疏散,这使得赣派建筑的功能性大大提高。
赣派民居正门造型装饰丰富,除一字门外,还大量使用八字门、牌坊式门和贴壁垂柱门,大门石材除红石外还普遍使用豆绿石。南昌、抚州大门以石雕为多,吉安与赣南则以砖雕为多。从门的装饰来说,多在门墙上做门罩,用青砖做柱子,并有精细的砖雕。赣派民居在指导思想上依然恪守儒家的中庸与内敛,强调建筑的坚固实用,不论是粗犷大方、严守“三间五架”的明代民居,还是精巧细致、开间众多的清式住宅,都较多地坚守了这一点。
赣派古民居建筑较为重要的元素是天井,“天井”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式样,但赣派古民居的天井仍具有自身特点。天井具有解决建筑内部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因此赣派古民居建筑前平面结构基本单位“进”,就是以天井为中心展开的居室组群,以“进”为单元纵横组合,可以连接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群体。
赣派古民居建筑基本采用木构架承重,砖或土外墙只起到围护作用,因此不少房屋外墙倒塌,而木结构却完好无损。现在遗留的赣派古民居大多为清代的穿斗式结构,只有少数因减柱或空间变换的需要要少量加入抬梁式结构。
同时赣派古民居建筑精心规划,注重风水。赣派古民居建筑往往处于一个和谐完备的人居体系当中。它既注意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也注意与祠堂、庙宇、牌坊、门楼、戏台等功能性建筑有机结合。一般村庄创建或改造,都经过精心规划。很多古村都建于河流或湖泊旁边,这样可以使居住者就近获得可直接使用的水源,还可以通过河流与外界进行联系。即使没有天然湖泊,人们也会挖掘人工湖以形成汇聚雨水的水塘。
赣派古民居建筑从传统的风水观念出发,在选址、布局上讲究风水效果,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赣派古民居村落隐映在青山古树之间,在这里,建筑充满了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建筑作为环境艺术必须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与周围环境氛围有机统一。
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观感,还可以更好的装扮环境。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崇尚自然”,好的建筑应与四季吻合。“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意无穷也”,这是一种境界。建筑和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文人山水画,从建筑中观赏自然,从自然中欣赏建筑。在赣派传统建筑当中,绘画中的“线”也体现在装饰图案中,那些建筑装饰图案带有鲜明的纹身特点。
建筑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接触、认识周围各种事物,形成形象思维,逐步描绘和创作出来的。“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上,经常可以见到线的运用。流坑建筑中的各式门楣窗雕、砖雕石刻图案和造型正是线运用到建筑装饰中的最好诠释。透窗多施以镂雕,以内外连锁的几何线造型为主体,线条纵横交错,构图完整严谨,线条刚劲有力,曲线各异,显示了健康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赣派民居在设计中充分而理性地运用了线的各种处理技法,通过变化中求统一的形式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造型。赣派古民居建筑设计在理念上也常是这样,利用地形、自然环境等因素串起一条线性空间,用写意的方式来提取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从每一个角度看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心境。
猜你可能也喜欢:
名扬天下的青海特色美食
青海文化的一朵奇葩:青海结婚习俗
特色鲜明的青海饮食文化
青海传统建筑风格与特色
历史文化名村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载体。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慢慢消逝,只有在那些古老的村落当中,一些比较传统的旧习俗和文化才能够得以留存下来。在江西文化中也有许多传统的历史文化随着一些村落流传至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江西的历史文化名村吧。
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景德镇
浮梁县鹅湖镇高岭东埠村
上饶
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
婺源县江湾镇晓起村
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
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
婺源县思口镇延村
吉安
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
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
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
安福县洲湖镇塘边村
宜春
丰城市张巷镇白马寨村
丰城市筱塘乡厚板塘村
赣州
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
于都县马安乡上宝村
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
瑞金市九堡镇密溪村
寻乌县澄江镇周田村
鹰潭
贵溪市耳口乡曾家村
南昌
安义县长埠镇罗田村,水南村
石鼻镇京台村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南昌
进贤县架桥镇陈家村
宜春
万载县株潭镇周家村
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
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
吉安
吉安县横江镇唐贤坊村
安福县金田乡柘溪村
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村
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
景德镇
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
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
上饶
婺源县思口镇思溪村
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
婺源县镇头镇游山村
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
婺源县段莘乡庆源村
抚州
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
赣州
赣县白鹭乡白鹭村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
铜鼓县排埠镇
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村
南昌县三江镇前后万村
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
江头毛家村
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
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
婺源县紫阳镇考水村
横峰县姚家乡兰子畲族村
乐安县牛田镇水南村
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定南县天九镇九曲村
赣县湖江乡夏府村
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
莲花县路口镇湖塘村
分宜县分宜镇介桥村
修水县山口镇
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
崇仁县相山镇浯漳村
黎川县华山场洲湖村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
吉水县白沙镇桥上村
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
永新县石桥镇樟枧村
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
德兴市银城镇新营村
德兴市海口镇
乐平市涌山镇涌山村
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
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
泰和县马市镇蜀江村
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
青原区富田镇横坑村
猜你可能也喜欢:
佛山最好玩的地方:西樵山
香港文化名人一览
海南好吃的特产推荐
各地婚礼大不同,佛山结婚习俗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于江西文化的文章,内容是什么呢?江西四大书院,其实在接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小编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不过后来想想其实这篇文章倒是挺适合我来做的,倒不是因为我读过这四大学院其中的一所,恰恰相反。好了闲话不多说,我们回归正题。
提及江西的书院,还得从唐代桂岩书院说起。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用于校刊,收藏经籍。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大约始于中唐时期,唐代桂岩书院大致创于此时,它不但是江西书院史上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聚徒讲学书院之一。
因此,江西是讲学书院起源的摇篮。两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在全国独占鳌头,清代,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书院发展迅速,但江西仍位居第二。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江西有名的书院比比皆是,如闻名全国的白鹿洞、濂溪、白鹭洲、象山、鹅湖、豫章、怀玉、东湖书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历经千年,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有六合洞、朝天洞、宛在洞等洞景。原有三宝殿和僧舍,相传为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曾来过此地,后人纪念他亦在此起名“白鹿洞”。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曾任太子宾客的洛阳人李渤,与其仲兄李涉来到了庐山五老峰下,开始筑草堂隐居读书,当地文人雅士时常慕其名上山与之交谈,谈诗论学。白鹿洞原是唐代洛阳人李渤年青时隐居求学之地。李渤养有一头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以鹿名地,称此处为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南唐在此处“建学置田”,正式称之为“庐山国学”,任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这就是白鹿洞开办学校之始,比濂溪书院约早30余年,成为庐山的第一所学校。
白鹿洞书院虽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 院才扬名国内。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军。朱烹到任时,白鹿洞书院已经毁于兵燹,栋 宇消落,林园荒芜,触目皆是尘封书海,网结门廊。经过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同意 重建白鹿洞书院。
修葺后的白鹿洞书院,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 庞大建筑群。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 明伦堂、宗儒词、 先贤祠、 忠节祠等。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 师表”的字样。 在文会堂有朱熹亲书“鹿豕与游, 物我相忘之地。 峰泉交映, 知仁独得之天” 的对联。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鹭洲书院
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在江西古郡吉安市区东部,于赣江中双水夹流之处,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绿洲,这就是著名的鹭洲。东南洲头的绿树丛中,有两座重檐杰阁、岿然耸立的古楼,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白鹭洲书院主体建筑之一的风月楼和云章阁。
据文献记载,白鸳洲的得名,渊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由于白鹭洲屹立于浩阔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情景正与李白之诗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书院建于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太守江万里为来此讲学的程大中、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朱熹等6位儒学大师立祠建书院。
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南昌豫章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宝礻右四年(1256年)临安开考,吉州生员中进士40名,占该年"高考"全国录取进士总数的九分之一,其中文天祥以他的文才、志向,或许还因他的大号“宋瑞”被钦点为状元,宋理宗御笔亲题“白鹭洲书院”的匾额以示褒奖。
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书院被洪水冲毁,吉安路总管李珏修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红巾起义军与元兵战于吉安,书院大部被烧毁。时过二年,又遭大水,书院毁坏殆尽。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复旧观。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黄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将书院从白鹭洲迁离,在城南仁寿寺址另建新院舍。
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军与清兵激战于吉安,书院又被焚毁,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经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复。洲头现存的风月楼、云章阁以及一排排的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后一次修建时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
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象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 760多年来,这块对庐陵文化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圣地、培养人才的摇篮一直文风鼎盛,桃李满天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便是庐山隐约的美丽,掩盖着神秘面纱的庐山就是江西的名山。本期江西文化一起了解一下江西四大名山。
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着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井冈山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井冈山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其中10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鹰潭贵溪县(今贵溪市),仙人张巨君主之。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6.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之一。
三清山的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平缓,地势高差很大。从整体看,东坡从金沙至玉京峰,西坡从横坦、汾水至玉京峰。东坡比西坡平缓,南坡又比东坡平缓。组成三清山主体的岩石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其中边缘相和过渡相的花岗岩是构成三清山峰峦的主要岩石,因其极易风化剥蚀,故多形成稍缓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