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与姐姐喜欢同一个人 梦见喜欢的人的姐姐
2023-12-06
更新时间:2023-08-23 14:00:29作者:佚名
1、蚕豆名字由来到底是什么
2、立夏饮食方面如何养生 为什么要吃蚕豆
3、饮食指南:蚕豆的营养价值
4、七夕饮食 为什么要吃蚕豆
5、名字和命运到底有什么关系
6、猜你喜欢:
蚕豆是一种挺好吃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那么蚕豆的名字怎么由来的呢?本期的美食典故,为你解析。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蚕豆》中讲,蚕豆的别名叫“胡豆”,他又解释道:胡豆,豆荚状如老蚕,故名。王桢《农书》谓其蚕时始熟故名,亦通……此豆种亦自西胡来,虽与豌豆同名,同时种,而形性迥别。《太平御览》云:“张骞使外国,得胡豆种归。”指此也。今蜀人呼此为胡豆,而豌豆不复名胡豆矣。
这段文字的大意讲:蚕豆原产地在西域或欧洲,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把它引进到了中原,人们称之为胡豆或豌豆。后来,豌豆专指另一种豆,于是胡豆独指蚕豆。关于蚕豆之名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认为,它的豆荚很像即将吐丝的蚕,所以被叫做蚕豆;另一说认为,蚕豆采摘的时期与春蚕第一次吐丝结茧的时间相差不多,于是被叫做蚕豆。
新上市的蚕豆比蜜甜,比酥软,味道好极了,它又与樱桃、梅子同时上市,所以合称“三益友”。秦荣光的注文说:“一名寒豆,八月种,蚕时熟,故名。”他也认为蚕豆是与春蚕第一次吐丝的时间相近而得名;另外就是,这种豆是秋天八月下种,次年春末结果,在大地里经历了一个寒冬,所以叫“寒豆”。当然,豌豆之所以被叫作“小寒豆”,也是同样的原因。
上海人把本土的讲做“本地”,所以上海出产的蚕豆就被叫做“本地豆”,上海人很迷信本地豆,买蚕豆时一般会首选本地豆。本地豆与外地进入的蚕豆有较明显的差别,就是豆荚饱满而稍短绝大部分豆荚里只有两粒豆,而外地豆的豆荚稍瘦而长,一枚豆荚里往往会有三粒、四粒,甚至五粒豆,上海人称之为“客豆”。
江西人多瘌痢头,尤其是在江西的农村里,患癞痢的比例更高。他们把瘌痢头叫作“ke头”,而蚕豆在当地也被叫作“ke豆”。他们认为,“ke头”是因食用“ke豆”而引发的一种疾病,也就是所谓的“蚕豆病”,脱发只是蚕豆病的一种表现症状。
蚕豆是豆类中颗粒较大的一种,英文名称为broadbean,即“大颗粒豆”的意思。宋代宋祁《益都方物略记》中讲:佛豆,豆粒甚大而坚,农夫不甚种,唯圃中莳以为利。以盐渍食之,小儿所嗜。
作者并没有说明这种产自南方的“佛豆”是否就是蚕豆,但明代学者方以智则认为该书中讲的“佛豆”即蚕豆;清人《植物名实图考·谷类·蚕豆》中直接说:(蚕豆)明时以种自云南者绝大而佳,滇为佛国,名曰“佛豆”。不过作者后面拖了一句:“其以此欤?”显然他认为这种说法是有点靠不住的。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他在《呐喊·社戏》中又讲: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不必作解释,鲁迅笔下的“罗汉豆”就是蚕豆,据说,这是因为蚕豆的样子确实有点像寺庙里供的罗汉的大肚皮。
立夏是表示夏天的开始,在立夏的时候,春天已经结束,人们逐渐换下春装,换上夏装,那么立夏饮食方面如何养生呢?立夏为什么要吃蚕豆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今日立夏 由来 三候 习俗 吃什么 养生常识
立夏饮食方面如何养生
1、饮食宜清热的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饮食消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选择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黄瓜、西红柿、绿豆等食物,能够有效的清热消暑,夏天身体出汗比较严重,身体水分流失也比较快,多吃水果补水是非常必要的,西瓜不仅能够补充水分,并且还可以排出体内毒素,具有利尿的功效。苦瓜有利于减肥降暑,苦瓜里面含有的苦瓜素能够清理脂肪。黄瓜里面含有的丙醇二酸可以更好的分解体内的脂肪。
2、多补充营养
夏季天气比较炎热,一些疾病就会随着高温而来,同时夏季炎热身体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也会增加,相对来说脾胃消化功能也会变弱,摄入的营养减少,所以适当的吃清淡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最重要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摄入更多的营养,立夏饮食应该注意多补充维生素,可以适当的吃西红柿、杨梅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因为出汗比较多,身体容易丢失无机盐和水,注意补充钾,多吃豆制品和香菇等,另外要多补充蛋白质,生活中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瘦肉、蛋类、牛奶、豆制品、鱼等。
你可能感兴趣:立夏蛋的由来 寓意 做法 怎么煮 斗蛋怎么玩
为什么要吃蚕豆
从节气上说,立夏标志着春天的远离,夏日的开始,所以这一天古时也称为“春尽日”,即春天结束的日子。而习惯上,人们也常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所谓“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在立夏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绍兴人有吃豆、吃蛋、称重等习俗,均蕴含着古人祈祷平安度夏的美好期望。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立夏是几月几日
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在江苏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蚕豆在王祯的《农书》上有“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饭充饥”之说。在苏北乡下。那里的田地多为咸田(土质含有盐碱,系黄海滩涂演变而成),地里种植的不是蚕豆就是棉花。在每年五月份蚕豆成熟季节,许多人家拿蚕豆当菜又当饭。而城市则多把蚕豆当小菜吃。
蚕豆入口软酥,沙中带糯,柔腻适宜,美味可口。无论当小菜吃,还是当“闲食”吃,都有多种吃法。苏北人对蚕豆更是情有独钟,在鲜蚕豆上市季节,常拿来炒咸菜、烧笋丝汤吃。
蚕豆是一种在超市中常见的零食,同样是美味的下酒菜,许多的酒鬼在喝酒的时候都少不了几颗美味的蚕豆压压肚子,这么一颗小小的蚕豆却蕴藏着巨大的营养。本期健康饮食文化一起了解一下蚕豆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蚕豆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335.00千卡)、蛋白质(21.60克)、脂肪(1.00克)、泛酸(0.48毫克)、碳水化合物(59.80克)叶酸、(260.00微克)、膳食纤维(3.10克)、维生素a(52.00微克)、维生素k(13.00微克)、胡萝卜素(310.00微克)、硫胺素(0.37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50毫克)、维生素c(16.00毫克)、维生素e(0.83毫克)、钙(16.00毫克)、磷(200.00毫克)、钾(391.00毫克)、钠(4.00毫克)、镁(46.00毫克)、铁(3.50毫克)、锌(1.37毫克)、硒(2.02微克)、铜(0.39毫克)、锰(0.55毫克)
中医认为蚕豆性平味甘,具有益胃、利湿消肿、止血解毒的功效。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
蚕豆有健脑作用。如果你正在应付考虑或是个脑力工作者,适当进食蚕豆可能会有一定功效。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一定作用。
老人、考试期间学生、脑力工作者、高胆固醇、便秘者可以多食用。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浪漫而温馨的情人节,在七夕人们也会有一些庆祝节日到来的习俗活动,那么在七夕的饮食中,为什么要吃蚕豆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吃蚕豆:寓意甜蜜缠绵
七夕节要吃蚕豆的寓意是甜蜜缠绵。每年七月初七,各家各户都要分食蚕豆,谓之“咬鬼头”,取驱邪的意思。
“分豆结缘”是福州七夕节特有的风俗。此俗缘出郊区,后传入城中。节日里福州人相互赠送蚕豆,并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蚕豆谈天说地,以作结缘纪念。七夕成为促进家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中国的象形字源于自然界的“物”,所以本身具有生命之灵性。《说文解字》解释“名”时称:“名自命也”。先贤尹文子有“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一名”之说。
中国人一向注重名字对人生的意义。有人根据汉字由点和线而组成的特点,深化出“数理”之说,认为文字即数,名字由无数个“数”构成,而这些数的组合,冥冥中有一种“天命”,所以人们常说“天数”、“数之所定”、“天数难逃”,于是就把“名”与“数”联系了起来,又把“数”与“运”联系了起来。但是当有人问到:天下同名同姓之人笔笔皆是,为什么同样的姓名,同样的数理,人之命运却差千里呢?这时候“名字与数理影响人的命运”的说法就根运基摇了。但是持这种说法的“方家术士”们又会说,影响人的名运的还有“星座”、“命盘”、“四柱”等等因素,“要一并考察之p。这无疑是诡辩术了。
不过有一种说法我们现代人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观点说:“所谓命运者,乃命与名之命体,互相为用。八字好比身体,姓名好比精神,精神旺则身厚,精神弱则身弱,精神长存则身生,精神枯竭则身死。此即姓名与命运之关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名”与“命”的关系:名如人穿在身上的衣服,“人适衣服,马适鞍“,一个空着得体的人必然外部形象好,留给人的印象必佳,行事做人也必然会顺利一些,运气也就自然要好一些。
因此我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有个响亮而美丽的名字,带有吉祥的意义,啬自己的自信心未尝不可,有的人的名字是少有文化的老一辈人给起的,缺少时代感或很世俗,那么可以自己想办法更改一下。现在改名繁琐,我们可在书写和称呼上改运一下,并非要在户口薄上更改。别人叫您的名字也就等于承认了你,您也就有了新名字。比如印上您的一套名片,再刻上你的一枚私章,这就代表您的名字了。
蚕豆的营养价值蚕豆的营养价值及功效燕窝到底有没有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