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解局】美助理防长为何此时邀谢锋赴五角大楼见面?

更新时间:2023-07-13 18:22:26作者:未知

【解局】美助理防长为何此时邀谢锋赴五角大楼见面?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郭媛丹】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2日发布消息称,当天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次会见被多家外媒称之为“罕见”“不同寻常”。中国相关军事和外交专家1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美官员在五角大楼的会面体现出美方希望和中国军方高层进行沟通的迫切性,美方寻求“借”一波当前中美各领域恢复互动的“东风”。不过,中美军事交流恢复正常的关键在于美国能否采取相应的正确行动。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资料图

根据美国防部的消息,谢锋与拉特纳的会见在五角大楼举行,持续大约90分钟。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布的新闻稿则强调此次会见是“应约会见”,谢锋在会见中表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的治本之道。

同时,谢锋就两国两军关系阐明立场,要求美方采取行动排除障碍、管控分歧,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谨慎处理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两国两军关系逐步重回正轨。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

路透社援引五角大楼的一则简短声明称,谢锋与拉特纳讨论了两国国防关系和“一系列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五角大楼发言人迈纳斯说,拉特纳强调美国防部致力于保持美中之间“军方对军方”沟通的畅通渠道。

外媒对此次会见的形容是“罕见”,并引学者分析称,中国大使并不经常会见美国高级国防官员。“这表明中国至少在回应美国的关切,但实际进展仍需要时间和谈判。”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谢锋应约赴五角大楼与美国防官员会晤,虽然不常见,但作为新任驻美大使负责中国在美的全权事务,也算不上太“罕见”。“当然这是美方主动联系进行交流,可见美国国防部对于同中方在军事层面建立沟通管道的迫切需求”。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同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美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军事官员约见中国驻美大使表明美军方对解冻中美交往的急迫感。

最近两个月,美国及其盟友在南海海域和台湾海峡炒作解放军“不专业”,做出危险拦截的举动,凸显两军海空军事安全风险,制造地区紧张氛围。对此,中方都做出了强硬驳斥。“美方在我周边的挑衅行为,使得中美两军一线官兵间紧张升级。美军需要和中方高层进行沟通,了解中方的战略意图,管控风险、避免危机。”上文中的军事专家表示。

不过,美方虽然表现出与解放军沟通的迫切性,但在行动上却没有改进: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务院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弹药和后勤支援,总价值达4.4亿美元。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表示,我们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售台武器,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军事勾连,切实履行不支持“台独”承诺,不要在错误和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有分析认为,拉特纳在此时与谢锋会见可能也想借一波当前中美各领域恢复互动的“东风”。

李海东认为,近来美方接连有高官访华,试图推动双方高层对话。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之后,财政部长耶伦也于本月初访问北京,气候特使克里也将于下周抵达中国。“在这种大的氛围中,美军方也希望促成两军高层的直接沟通,但这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责任主要在美方,包括美国在涉台问题上的不断挑衅”。

他进一步表示,由于五角大楼反复制造中美两军高层交流的障碍,导致两军交流管道的缺乏,因此现在不得不寻求通过外交渠道来帮助美军恢复与中国军方高层的沟通交流。“这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折射出当下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即国防领域的问题寻求外交部门去化解。”

上文中的军事专家也认为,两国军事领域的交流需要国家间有较高的战略互信,当前中美两国战略互信不足,因此美国希望借助于国家外交来促进军事交流。“但让中美军事交流恢复正常的关键在于美国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不是相反。”他举例称,比如2018年美方滥用“长臂管辖”,以中俄开展军事合作为由对中国军队实施无理的单边制裁,迄今为止所谓制裁依旧没有取消。

李海东同样认为,美方心态不正、行为不端,诚意不够,这使得其想恢复与中方部门的交流比较难。美方一方面制造了中美两军高层交往的障碍,一方面又想和解放军高层进行沟通交流,这种矛盾的表现让外界很困惑,这表明美方依旧想通过以实力优势地位来对中国施压,从而达成美方不切实际的目标。“既然美方主动展示出要和解放军高层沟通,那希望美方在行动上也能更正此前错误的做法,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促进双方交流。”

延伸阅读:

李强总理的比喻,耶伦听懂几分?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图源:新华社

直新闻: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天在会见美国财长时,特别谈到耶伦昨天抵京在机场抬头见彩虹的那张网红照,强调期待中美关系也能雨后见彩虹,管先生,你对此有何分析?

特约评论员 管姚:大国总理见耶伦的开场讲话非常精彩,很温暖,很个性化,很接地气,还给出一个让全世界都印象深刻的彩虹妙喻,特别契合当下中美关系的承压现状与前景预期,一定程度上,还道出了国际社会对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共同期待。就此而言,大国总理与来访的美国财长,共同参与创造了中美关系的又一个经典场景,因为电视直播,全世界也都见证了这段很有份量也非常有意义的“中美关系5分钟”。我也注意到,宾主双方的开场交谈气氛非常愉悦,满头白发的耶伦欠身倾听,始终在微笑,不时点头,显然,大国总理的彩虹妙喻,她是听进去了,入脑入心,毕竟,这是最有代入感的一个妙喻,因为她本人正是李强总理提到的那张网红经典照的主角: 在机场抵京之时,抬头见彩虹。

李强总理说,下雨天就不能只盯着脚下,要抬头,要看前方,经历风雨的中美关系,也要如此。那么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能不能像耶伦昨天在北京的机场那样,抬头见彩虹呢,这需要两国政治家们共同努力,共同抬头仰望,不能只盯着“脚下的雨水”,这是李强这番妙喻的深意所在,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期待,因为正如中国最高领导人上月在礼节性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着力强调的,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在我看来,李强总理以这段推心置腹由己及人的开场表达,有力传递了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良好意愿,也再次印证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对中美关系,尤其是中美经贸关系,李强在就任总理后的首场记者会上就明确表示,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他近期在就任总理后首次外访、参加达沃斯论坛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从未改变,“降依赖、去风险”是伪命题,应该由企业作出判断和选择,等等,这些同样切中了中美关系的一系列痛点问题。李强总理今天也强调,自己通过在巴黎参加首场多边会的互动,对耶伦作为美中关系的参与者、见证者,坦诚务实的行事风格留下深刻印象,很愿意有交流的机会,来共同交换意见,探讨感兴趣议题。所以相信大国总理与耶伦财长今天会进行高质、深入的全面交流,相信大国总理也将再次就中美关系作出强有力的全面阐述。



美国财长耶伦 图源:路透社

直新闻:耶伦周五在会见在华美国商界代表时表示,美国寻求多元化,而不是“脱钩”,要建立健康的经济竞争,你对此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今天无疑是美国财长相当忙碌的一天,与大国总理会谈当然是最大焦点,此外,她还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及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见,并在上午会见美国商界代表时作相关演讲。

这是美国财长再次对“脱钩”说不,当然这次是在北京,之前她在美国国会听证时也特别强调,以美中两国的经济体量,“脱钩”将铸成大错,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熟悉美国政治光谱乃至华盛顿权力运行潜规则的人也都知道,传统而言,美国财政部与华尔街金融资本利益关联度非常高,无论驴象两党谁来当财长,其通常路线都是主张全球化,因为这背后是美元全球扩张的大资本利益驱动。

耶伦称,美国要寻求建立健康的经济竞争,她的原话是“The U.S. seeks healthy econom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那么,竞争可以定义中美经贸关系吗?这是耶伦必须要回答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上月在礼仪性会见布林肯时特别强调,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以大国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必然会令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状况不断,风雨交加,这在经贸领域,表现得最突出也最尖锐。甚至这种矛盾与不自洽,也集中体现在耶伦今天的演讲中。比如,耶伦称,美方不寻求“脱钩”,但也在大谈美国的安全关切,这实际上延续了她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涉华经贸政策演说的提法,即把美国的所谓安全利益放到第一位,大打经济安全牌,耶伦今天称,美方行动意在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且聚焦特定领域,行动前提是基于国安考量,并非博取对华经济利益。但正如美国几个月前歇斯底里不惜代价飞弹打气球,让全世界看得目瞪口呆的那一幕,这场闹剧的最后落幕是,五角大楼前两天终于承认,气球吊篮设备根本没有对美国进行任何军事勘察,美国以国安为名进行的对华经济打压与封锁,至今能拿出任何站得住脚的安全证据吗?

而且矛盾与对立马上就来了,今天耶伦也表态,对中国依法设限规管两种稀有金属出口表示关切,声称要会同盟国进行共同应对。这难道不是左右互博吗,耶伦称美国出口管制是基于国安考量,并不是经济打压,但中国的依法管制,那就是非市场干预。耶伦说,美国可能会做出更多回应,以确保美国企业和工人得到公平对待,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企业与工人,当然有权利要求同样的公平对待,这是中方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的动因所在。美国如果过不了这个认知坎行动关,历经风雨的中美关系要见彩虹,恐怕也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