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车钥匙扣的方法(怎样编织车钥匙扣)
2023-12-10
更新时间:2023-04-14 12:53:16作者:未知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于4月13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据德媒13日报道,当天抵达中国天津的贝尔伯克发表讲话,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关于欧盟与中国关系的言论表示支持,称欧盟与马克龙保持同一立场。但她同时就台海问题发表评论,称欧洲不能对相关紧张局势漠不关心。路透社认为,她的这一立场与马克龙相较不同。
德媒称,贝尔伯克13日在天津表示,欧盟的优势在于一个事实,即“我们不仅彼此亲近,而且在涉及我们利益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战略方针。”报道称,她的这一表态似乎是在向马克龙提供支持。
德国外长访华
据此前报道,在上周结束为期3天的访华之行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返回法国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性,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谈及台湾问题时,马克龙表示:“欧洲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台湾问题的危机加剧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矛盾加剧,我们将没有时间或手段来提升战略自主权。我们将成为附庸。”
德媒称,马克龙关于台海问题的言论让他与华盛顿的关系陷入困境。据路透社13日报道,贝尔伯克当天在天津也谈及台海局势,不过她在该问题上的观点与马克龙上周警告“欧盟不要陷入不属于自己的危机”的观点不同。她搬出所谓经济攸关性,声称“德国和欧盟在经济上很脆弱,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漠不关心”。
贝尔伯克并非首位就马克龙言论进行评论的德国官员。据法新社报道,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当地时间13日表态,针对马克龙警告欧洲不要成为美国的“附庸”的言论,他声称“令人遗憾”。
关于贝尔伯克此次访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14日在《环球时报》上发表文章。姜锋表示,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首次访华受到德媒广泛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她过去在对华政策上给人留下较为负面的印象。正因如此,她受到德国和欧洲对华存有偏见人士的追捧,但也有德国政客觉得她的对华言论还不够狠。但在今年2月慕安会上谈及中方有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时,贝尔伯克表现出了稍显正面的姿态,而且由她主持的德国政府对华战略文件据说也在受到各方批评后语气变得“温和”了些。如此看来,贝尔伯克外长推动的对华政策还在不断理性和理智地调整中,希望她这次来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旅,是反思之旅。
延伸阅读:
德外长访华前表明立场:德对与中国经济"脱钩"没兴趣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掀起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眼球风暴”。先是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对法国和美国媒体发表了一番轰动性的“欧洲独立宣言”。紧接着又在访问荷兰时再次提及:“身为美国盟友,不意味着要成为附庸……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思考。”
一周之内两谈“不当附庸”,马克龙坦率大胆的风格被认为“很法国”。法国总统连番“要自主”的发言让美国和部分欧洲人士又惊又气,但马克龙显然无视噪音与批评。这就令人好奇:马克龙这次的底气从何而来?
11日,在访问荷兰期间,马克龙在阿姆斯特丹出席国宴时发表讲话(法新社)
首先,马克龙很明白,“他不是一个人”。马克龙说,欧洲长期以来都没有建立战略自主,“总是陷入世界的失常和不属于欧洲的各种危机之中”。换成大白话就是:欧洲总是被别人“带节奏”,无法制定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战略。他急切地提醒道,留给欧洲谋求“战略自主”的时间不多了。
马克龙的这番话在欧洲是很能与一些理性听众产生共鸣的。比如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11日就说:“欧盟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保持不依赖美国的‘战略自主’的想法越来越有好感。”米歇尔甚至很直白地说:“某些欧洲领导人也许不会像马克龙那样说话。但我想,许多人的确持有和马克龙一样的想法。”言下之意就是,当“布鲁塞尔俱乐部”的闪光灯和麦克风关闭时,许多欧洲领导人私下里并不主张在所有问题上盲目追随美国。
第二,马克龙深知,关于如何看待中国,欧洲人和美国的出发点不同,利益也不一致。马克龙在此前的专访中谈到,美国总统拜登“了解并热爱欧洲”,但拜登也必须遵守美国的“跨党派逻辑”。在这套逻辑中,维护美国利益是第一要务,防范中国是第二要务,其余的都不太重要。
不仅马克龙明白,欧洲许多政要也明白:对美国两党来说,都是维护美国利益优先;遏制中国、防止自身霸权旁落次之。但对欧洲而言,“维持霸权”本就不在考量范围内,如果能像马克龙所说使欧洲成为美中之外的“第三极”才是最有利的。
2022年12月1日,马克龙访问华盛顿与拜登会面(美联社资料图片)
第三,欧洲离不开中国市场与中国机遇,追随美国对华搞“脱钩”无异于经济自杀。比如,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11日就说,法国是美国的“可靠”盟友,但法国需要与中国接触。他对美国主张西方国家应该与中国经济“脱钩”的观点“表示遗憾”,认为中国的支持和参与对世界与欧洲经济都至关重要。
即便以言辞强硬著称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在即将展开访华之旅前表明了立场。她说:“德国对(与中国)经济‘脱钩’没兴趣,这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难度太大。”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资料图)
美国《政治报》网站10日刊登的《美国独自对抗中国》一文更是一针见血地点出:随着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拜登政府“进一步孤立中国”可能带来的经济痛苦,美国的盟友们越发公开地表达不满。
第四,欧洲实在无法再承受一场“兵凶战祸”,更何况是为了“别人的危机”。马克龙说,激化围绕台湾问题的紧张局势不符合欧洲人的利益,那是美国人的议程,欧洲人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充当美国的跟班。他尖锐地指出,欧洲为什么要“陷入别人的危机”里?“欧洲人连乌克兰危机都解决不了,如何在台湾问题上发出令人信服的声音?对中国人说,‘注意,你们如果敢乱来,我们一定会出手’?想加剧紧张局势,就这么干吧!”
马克龙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法新社)
众所周知,一场延宕一年多的乌克兰危机,已经让欧洲元气大伤。能源危机、通胀危机、金融危机犹如悬在欧洲人头上的柄柄利剑。在美国的能源巨头和军工综合体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欧洲工业基础正在萎缩,繁荣机会正在幻灭。欧洲人明白,围绕台湾的任何武装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恐非乌克兰危机可比。因此,马克龙说出的其实是所有担心卷入与自身无关冲突的欧洲人的心里话。
客观地说,马克龙是具有独立意识和忧患意识的西方政治家,也不乏胆量和魄力。但马克龙想带领欧洲走上“战略自主”之路也的确不容易。美国的掣肘、欧洲内部的分歧、国内政治的牵制……但就像德国《青年世界报》一篇文章所说:“欧洲给人的感觉就像它始终知道它的主人美国在它身后一样。然而,美国有自己的利益,由于美国没有盟友,只有附庸,所以它准备让欧洲冲锋陷阵。这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了致命的后果。”
越来越多的欧洲有识之士将认识到,“美国吃肉、欧洲杀羊”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尽管任重道远,但欧洲的“战略自主”或许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