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车钥匙扣的方法(怎样编织车钥匙扣)
2023-12-10
更新时间:2023-11-28 14:40:31作者:未知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谭羽清 马晓玉 苏州报道
近日,陆家嘴集团花费超85亿元巨资、经过222轮竞价拿下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5%股权后,发现其核心资产地块部分区域存在严重污染风险,陆家嘴集团起诉苏钢集团索赔100亿元的事件引发市场关注。11月4日,陆家嘴发公告称,因土壤污染问题,陆家嘴及其下属子公司将多家苏州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告上法庭,涉案金额100.44亿元,目前已立案。
11月10日,对于苏州绿岸项目“毒地”的纠纷,公众号“苏钢集团”发表情况说明称,在转让股权时,其已如实披露,提示了相关区域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并质疑陆家嘴施工作业不规范造成二次污染的行为。
双方说法大相径庭,对此,11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苏钢集团总部、陆家嘴绿岸公司、涉事地块了解情况。
空置的商业体
01
“毒地”地区写字楼、住宅大都空置
已入住住户此前知晓污染问题
目前担心房价问题
走在苏州市虎丘区苏钢路的苏州绿岸项目附近,第一感觉就是“冷清”,路上行人少见,车辆更加稀少,只有偶尔经过的公交车才能够证明这边确实是有人居住的生活区。
10日上午,记者来到绿岸项目入住小区锦绣澜山誉峰庭。“其实附近有污染的事情,住在这边的人基本都了解或者都听说过这个事情,只是最近忽然看到很多新闻才了解背后内情。”有锦绣澜山峰誉庭住户对记者表示,自己是苏钢子弟,从小就生活在厂区,后来拆迁安置在该小区,对于附近地块污染,该住户表示,从自己本身来说,并不是很在意,也没看到有什么实际影响,并且自己同事前段时间还在该小区购房,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事情。不过,该住户也表示,有部分业主可能会比较在意因此带来的房价问题。
空置的学校
“毒地块”围墙上的提示
除却已经住人的小区外,记者围绕文件中描述的地块走访发现,从设施建设来说,部分地块基本没有建设,内部依旧为随意生长的草木或湖泊,外面用砖石打围,在围墙上标注了“本地块存在污染风险”的提示,另外一部分则是商业写字楼、学校、公园均完工或表面建设基本完成,但却全部空置,只有保安留守。在学校路段走访时,记者还注意到,有环境检测车在该地监测运行,其工作人员表示,数据显示,这里还是有有毒物质的。
正在工作的环境监测车
02
“毒地”区域安保力量强劲
绿岸回应:“不作答、不回复、不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走访该地原本的商业体时,该地保安起初以“风大,防止高楼外玻璃掉落伤人”的理由劝阻记者离开,在记者再次靠近该建筑时,则直接强硬表示,陆家嘴发了通知,必须远离此地,并且不能拍照。随后,记者试图进入打围区域时,上述保安以同样理由强行阻止,并阻拦记者对该地拍摄、土壤取样,并持续跟随。
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在探访、取样受阻后,记者来到虎丘区桑苑路981号的陆家嘴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了解情况时,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需要采访需要沟通公司总部,这里目前不对外采访,对所有采访回复都是不作答、不回复、不解释,我们也不看手机什么都不知道。”
采访期间,记者指着持续跟随的安保人员询问是否为同一公司时,该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记者注意到,该地块附近安保力量极强,随意一处街道或角落都可以看到有保安在巡逻,且对保安的所有咨询与询问得到的回答都是“我刚来,不知道”。
苏州绿岸项目围墙内未修建场景
03
苏钢集团回应:
此前已告知风险
陆家嘴施工不规范导致二次污染
“我们从2016年开始就没有进行生产了,现在原先苏钢集团的人也没有几个,任务主要是配合安保公司保证公司设备安全。”记者来到苏钢集团总部,其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也不知道事情会忽然爆发得这么迅速,现在公司对此事组建了工作组,等下会出面解释情况。
在苏钢集团工作组人员到达后,对记者进行了较为官方的表态,“我们能解释的情况已经发布了说明,目前双方已经进入诉讼程序,我们相信能够得到公正的司法对待。”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注意到,苏钢集团在最新的声明中表示,在2016年转让股权时,其已如实披露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关于苏州绿岸名下土地存在部分污染的调查结果及报告全文,并在资产评估报告中明确提示了该范围中部分地块原为钢铁焦化生产区域,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由佳湾公司和华宝信托(后所持股份转让给佳二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交易时即已知悉上述情况,并承诺接受所有现状、瑕疵和风险。
苏钢集团在声明中还表示,他们已了解到,联合体方在开发建设苏州绿岸地块期间,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建设地下水阻隔墙及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存在扰动地下水、搬运土壤造成部分环境交叉污染的行为和施工作业不规范造成二次污染的行为。
至于记者询问苏钢从何处了解到此事,目前苏钢集团暂未给出答复。
这与日前陆家嘴方面披露的消息差异较大。陆家嘴表示,2022年以来,公司及各方环境调查确定绿岸公司名下14块土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远超苏钢集团挂牌出让时所披露的污染情况。同时,公司委托专业机构核查发现,在案涉土地的调规变性及出让过程中,各被告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不依法履职的侵权行为,共同导致了原告方受让存在严重污染的案涉土地。
事实究竟如何?“百亿毒地”诉讼又将如何判决?封面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