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蒙古国总理在华盛顿发声,警告美中“新冷战”将损害全球经济

更新时间:2023-08-03 16:33:08作者:佚名

蒙古国总理在华盛顿发声,警告美中“新冷战”将损害全球经济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路透社3日发布“独家消息”称,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当地时间8月2日访问华盛顿时表示,蒙古国将深化与美国在稀土开采方面合作,他同时在华盛顿发出警告,称美中间的“新冷战”将损害全球经济。


蒙古国总理

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蕴藏,包括煤矿、铜矿和稀土等。路透社称,这对国防设备等高科技应用产品而言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拜登推动汽车市场电气化以帮助延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也至关重要。

报道说,奥云额尔登当天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会面,双方同意签署一项“开放天空”的民用航空协议,并承诺进一步开展经济合作。

会面后,奥云额尔登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通过翻译人员表示,“我们讨论了在开采稀土、铜等关键矿产方面的潜在合作。”他称蒙古国与美国在稀土和关键矿产方面的合作已经开始,并将根据蒙古矿业和重工业部与美国国务院6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

路透社报道提及中国称,蒙古国希望与邻国中国以及美国保持良好关系。奥云额尔登警告说,如果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像蒙古国这样位于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家将受到影响。

奥云额尔登称,“我担心‘新冷战’将与第一次冷战非常不同,也更加困难。”报道说,他指的是快速的技术变革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我们不能忍受新的冷战局面。”奥云额尔登说。为此,他呼吁主要大国“更负责任”,以避免“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国际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围绕中美关系相关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双方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这是对中国的严重误判。”汪文斌表示,中美在经贸等领域存在一些竞争,但不能搞你输我赢的恶性竞争,更不能打着竞争的幌子行遏制打压之实,剥夺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这不是所谓的“负责任竞争”,而是极不负责任的霸道行径,只会将中美推向对抗,将世界推向分裂。

路透社最新报道还提到,奥云额尔登透露,蒙古国正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就可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和太空领域的投资和合作进行谈判,但他在此次于华盛顿的访问期间不会与这位科技狂人会面。

延伸阅读:

中美高官又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这次美方正式邀请王毅访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8月1日表示,美国已经正式邀请重新被任命为中国外交部长的王毅访问华盛顿。

高官会期间发出邀请

路透社称,王毅是中国资深外交官,曾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上周,秦刚被免去外长职务,王毅被任命为外长。


王毅 资料图

米勒称,7月31日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在华盛顿与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举行工作磋商,其间发出上述邀请。据称,美方之前向秦刚发出邀请,如今把邀请转向王毅。

米勒未表示中方是否接受邀请,“我们当然预计他们会接受这一安排,我们也预计这次访问会成行,但我们还没有安排日期。”

当被问及上述邀请时,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除了发出邀请外,美国国务院称,康达、贝莎兰与杨涛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讨论”。

声明说,这次会议旨在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双方就一系列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交换了意见,包括乌克兰危机和台海问题。

中方对这一会面的报道是:双方围绕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换了意见。杨涛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外界注意到,这是康达、贝莎兰与杨涛时隔近2个月再次会面。6月初,这两位美国高官曾访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杨涛举行会谈。

当时的会面正值布林肯访华前夕,中美高官围绕按照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推动改善中美关系、妥善管控分歧等进行沟通。中方就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阐明严正立场。

高层互动增多可期

如果王毅接受邀请访美,将是中美之间又一次重要的高层互动。

今年6月以来,拜登政府三位高层官员——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和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先后访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可能在不久之后访问中国。

而王毅今年也与美方高官进行了几轮接触。除了在北京接待来访的美方高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人之外,他还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等国际场合与布林肯举行会面。

有分析指出,中美近日互动频率加快,双边关系呈现出重回两国元首共识、校准关系发展方向的积极势头。


中国和美国国旗

事实上,此前有不少分析人士预判,中方可能通过访美等方式增进同美国的高层互动。《纽约时报》上月刊文称,预计10月份之前至少三位中国部长级高官可能访美。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高级研究员胡逸山则说,未来中美重启沟通,官员互访,包括中国外长回访美国,都是可期的。

舆论认为,中美高层频繁互动,说明双方都有缓和紧张关系的需求,这为关系改善带来积极预期。这种趋势需要双方共同维护,诚意是维持良性沟通的前提。

听其言,观其行

但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美方在对华保持沟通的同时依然小动作不断。

就在最近,华盛顿宣布向台湾提供价值3.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是拜登政府首次动用“总统提用权”向台提供援助。美国还纠集北约盟友在公报中大肆对中国进行抹黑……

此外,美国总统拜登可能在本月中旬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对华关键技术投资,这将令双方缓解紧张关系的努力受到损害。


拜登 资料图

《华尔街日报》说,中美关系依然脆弱,“任何进展都将取决于华盛顿和北京抵制采取针锋相对措施的能力”。

“美国之音”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中美紧张关系的冰山一角或有“些许融化”,但海面下的冰山仍深不可探。如果11月中美领导人能够在旧金山实现会面,或能给两国关系改善注入积极因素。

美国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日前表示,中美同为大国,应为两国关系建立一种指导性框架,一方面为竞争设定限制,另一方面寻求可能合作的领域。如果两国都强调对方是威胁,那么这一论调就会越来越强化。“如果我们展现合作,华盛顿和北京(对彼此)的‘观念氛围’就会发生改变”。

美国智库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说,两国关系能不能改善,“取决于美国”。“如果美国有那么一两件事儿,做得让中方觉得美国有诚意,双边关系就有希望稳定。如果中国还是认为美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话,那关系还是改善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