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2023年4月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信息 北京博物馆展厅

更新时间:2023-03-31 12:05:07作者:佚名

2023年4月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信息 北京博物馆展厅

  ➤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辉煌中轴”专题展

  展览时间:3月28起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展览简介: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称中都,这标志着北京第一次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建设过程中,金中都引入都城中轴线的理念和范式,奠定北京城市格局基础。现今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全长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首都博物馆推出“辉煌中轴”展,汇集17家文博单位的53件(组)文物,通过三个单元回溯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传承,阐述中轴线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

  “壮美中轴”展出16米长的中轴线沙盘,配合立体投影技术,立体展示北京中轴线沿线的建筑全貌。“文化中轴”主要以文物来解读北京中轴线的思想源流、历史发展及建筑工艺,揭示北京中轴线交融礼乐、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永恒中轴”诠释中轴线近代以来的公众化进程和当代的保护工作。

  重要展品包括金中都遗址出土的铜坐龙、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青花凤首扁壶、从正阳门箭楼正脊取出来的银质压胜宝盒,以及反映清末延禧宫被毁之前格局的烫样等。展览也将陈列征集到的有关“我在中轴线上”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增加公众对中轴线及古都北京的深入体验与情感联结。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展览时间:3月16日-6月15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共同主办,旨在促进中巴两国的相互理解,使中国民众了解犍陀罗文化的深厚内涵与重要意义。古代犍陀罗的考古遗址主要分布在今天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南端,这里是丝绸之路连接南亚次大陆的重要枢纽,地中海文明、伊朗文明、中亚草原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在此激烈碰撞后锻造出丰富多彩的文明。展览从古代犍陀罗文明发展的角度分为三个单元,选取了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为观众展示犍陀罗文化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

  ➤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

  展览时间:2月24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回望飞天路、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共分领导关怀、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和发展展望四个板块,全面系统回顾工程全线三十年来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辉煌历程,重点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突出彰显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新型举国体制、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巨大政治优势和实践伟力,生动展现了广大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昂扬精神风貌。主要展品包括可步入舱内参观的天和核心舱1:1模型,空间站组合体1:4模型,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模型,还有航天服、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火箭发动机、环控生保设备及飞行任务搭载的党旗等实物,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更是首次展出。展期内还将在国家博物馆组织多场载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由航天专家介绍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航天员分享训练过程及执行飞行的经历感悟。

  ➤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

  展览时间:1月18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出的藏品上起商代下迄20世纪初,涵盖玉器、瓷器、铜器、石器、骨角牙器、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其中3000多年前的「癸卯」卜骨显示出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生命力,而唐代至清代的多件玉石兔饰或奔或伏、或坐或伫,憨态可掬,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匠人巧思。兔主题展品之外,多件取意吉祥的文物和时令书画也将并列展出,以增添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源·缘——闽台艺术展

  展览时间:1月18日-4月9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福建与台湾在地缘、血缘及文化渊源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本次展览共呈现超过400件闽台艺术作品,从戏曲、民艺及工艺美术、文学、书法、美术等方面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思想主题。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厅陈列展品包括族谱、家谱、古渡口路亭碑拓片、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土壤等,结合抽象的闽南红砖建筑元素,解读中华民族“重土恋家、重视血缘”的文化传统。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

  展览时间:1月18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展出超过500件(套)文物,辅以逾200件(套)药材实物,从发展历程、防治观念、医学典籍、中医药材、诊疗器具、未来展望、国际合作等不同角度出发,力求充分展现中医药文化体系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理念,反映中医药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演进和对世界的杰出贡献。

  文物展品涵盖玉石、陶瓷、骨器、金银器、古籍、书画等类别,重要展品包括商代玉石杵臼、明代针灸铜人、元代《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以及中国当代药学家屠呦呦获得的共和国勋章、诺贝尔奖证书等。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包含“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和“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三大版块,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呈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在三大版块集中亮相的170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是国内藏品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的一次集合汇聚,更是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2年8月10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以文物保护工作为主题,坚持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策展理念,系统梳理了国博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不同时期文物保护的特点与成就。引导观众通过展览认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的流程,了解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2年7月2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以国博百余年考古发展历程为线索,用240余件文物及相关考古资料展现国博考古工作百余年来的丰硕成果。1921年,河北钜鹿宋城的发掘,揭开国博百余年考古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开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等考古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博考古逐渐向西北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重点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与变迁的代表性物证。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8日-2023年4月16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度联手推出的特展,本展览依托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厚典藏,通过“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四个贯穿一体的单元,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

  展览时间:1月20日-7月23日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展览简介:道释人物画像是中华传统美术门类,其艺术风格浓烈、画面内容丰富,是宗教美术中的集大成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本次展览甄选馆藏明、清两代道释人物画像精品百余件,以实物展出和数字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皇家敕造、民间捐制、文人情怀等多种风格与类型的宗教美术作品,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领略古人高超的绘画技艺及美好的精神寄托。除水陆画外,本次展览亦展出白描、金绘等多种风格的罗汉手卷,为观众呈现区别于水陆画富丽风格的文人情趣。

  ➤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

  展览时间:3月20日-6月25日

  展览地点: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呈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藏的超过20件古建筑模型,结合绘画、测绘图纸和照片,梳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学术成果。策展方还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传统建筑模型技艺,参观者得以近距离欣赏古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1930—1940年代,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对一批珍贵古建筑遗存进行了现场考察与测绘,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请匠师根据中国营造学社的测绘数据制作了建筑模型。“大匠之心”展区陈列了这批模型,包括南禅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等。

  “映照之韵”展区将呈现古建筑模型、油画、多媒体影像和空间造景,重点介绍明清北京古建筑之美。这一展区最值得关注的展品是俄罗斯画家毕古列维奇于1940年代创作的油画和彩色粉笔画写生作品,描绘了北京的景山富览亭、紫禁城端门、北海白塔。

  “结构之趣”展区聚焦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架和斗拱,展品包括佛光寺大殿梁架模型、故宫转角斗拱模型、善化寺大型宝典转角斗拱模型等,向参观者介绍古建筑营造基础知识。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

  展览时间:4月1日-4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简介:“全国书法临帖作品展览”是经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批准,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具备入会条件的全国性综合书体常设届展。本届展览面向中国书法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征稿,经多轮严格评审,遴选出276位作者的552件临、创作品入展。展出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各书体门类,取法广泛、风格多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书坛研习传统经典的阶段性成果,呈现出近年来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特征。展览以书法历史脉络为基础,旨在引导广大书家研习历代经典碑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源泉,鲜明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同时,通过文献史料与展出作品的相辅相成,引导观众欣赏当代书家对历史经典的诠释,助力传播和普及书法文化。

  ➤熊召政诗文书法学术回顾展

  展览时间:3月31日-4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展精选熊召政先生书法新作160余幅,所书内容皆为原创诗、词、联、赋等文学形式,同时展出作者近年出版的近百种著作版本与手稿。此次展览以“华夏根脉”“史诗墨象”“故国神游”“荆山楚水”四个篇章,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礼赞奋进的时代气象。作品文史贯通,亦诗亦哲,诗书并茂,抒发作者对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对中华民族历代英雄豪杰和千秋史迹、对泱泱大国壮丽山河和家乡荆山楚水的爱与知、思与游、咏与赞。家国情怀、文化乡愁、史迹文踪、画山绣水,尽显淋漓的翰墨之中。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

  展览时间:2月25日-4月7日

  展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展览简介:武汉,又称江城,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被迫开埠,租界、洋行、医院、教堂陆续出现,茶叶贸易兴盛一时,不仅改变了武汉的城市景观,也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随着西方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浸透影响,宗教信仰、个性解放等西方思想文化也以一种强势姿态进入武汉,武汉市民的文化观念与物质生活进一步嬗变。

  本展览以馆藏文物和影像资料为根基,通过“物”话历史的方式,帮助观众重拾历史记忆。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

  展览时间:1月14日起

  展览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20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四大发现”的相关文物,有的收藏于国家图书馆,有的收藏于各地博物馆、研究院,还有的收藏于相关档案保管机构。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荟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也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

  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和京港地铁合作的M地铁·图书馆项目推出“探寻文明的印迹”专题活动。乘客从国家图书馆地铁站E口内进入展区,可以看到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主题的文物仿制品11种,与展区中大幅文物海报相互辉映,为乘客带来便捷的观展体验。

  展览开展后,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将通过直播活动、线上展览等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互动;联合字节跳动公益共同开发该展览“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选取重要展品近30件,利用VR技术并配合相关硬件,生动讲述展品故事,将文物陈展与VR技术深度结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古籍“活起来”。

  ➤攻金之工——亚欧大陆早期金属艺术与文明互鉴

  展览时间:1月15日-4月16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近300件金属类文物为主,并联合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展示亚欧大陆的金属艺术,跨越4000年,包括两河流域、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地区、伊朗高原、高加索地区、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考古共同体、欧亚草原、中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以及中国北方(新疆、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等区域,呈现金属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以期映照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鉴的轨迹。

  ➤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

  展览时间:2022年11月8日-2023年5月3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

  展览简介:Vintage胸针特指时间跨度约为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由配饰珠宝品牌使用替代材质和人造材质,以高级珠宝技法制作的胸针配饰,历经了材质、技术、风格、观念的全方位转向。相对于高级珠宝(Fine Jewelry),人造珠宝或称配饰珠宝(Costume Jewelry)特指以合金、纯银、黄铜等材质替代贵金属材料,以莱茵石、琉璃、树脂等人造材质替代天然宝石制成的配饰其含义几乎等同于时装配饰,为日常穿搭锦上添花。本展共展出Vintage胸针及相关配饰143组938件,辅以51张原版海报及原版设计稿、专利书等纸本文献资料,同类主题的大型展览在国内尚属首次,深度呈现了20世纪Vintage胸针艺术发展的时代风貌与观念变迁。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展览时间:1月10日-4月16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20世纪初,得益于包豪斯及德国制造联盟的诞生,德国设计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1949年之后,德国设计在柏林墙的两侧演化出不同的发展逻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设计成为“德国制造”出口行业的推动力,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设计旨在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供动力,其产品可为普通民众所消费。本展览计划展出战后德国设计作品300余组/件,展览力图通过不同功能性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元素紧密交织的景象,探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设计理念与实践领域的差别及相似关系,从而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

  ➤踵事增华——丘挺艺术展

  展览时间:3月18日-5月28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丘挺很容易被人看作“传统”的坚守者,因为早在他本科毕业时,所临之《青卞隐居图》,便以惊艳的方式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底蕴。此后,他更是1990年代以来强调笔精墨妙之写生创作的代表人之一。抑或因此,丘挺的声名自然地为“传统”所累。与之相应,他对“传统”所持有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现代视觉语汇的敏感度,反而容易成为公共认知的盲点。是以,“踵事增华——丘挺艺术展”试图呈现一位看似传统的画家,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寻独具个人色彩的问题与答案。无论是其广为人知的笔墨写生,还是他与现代摄影作品的对话,乃至融汇音乐感知的水墨语汇、纠缠于视觉观念的山水舆图,都将是我们今天反思“传统”与“现代”之简单二元对立的视觉佐证。

  ➤向美而行——祝大年、吴冠中馆藏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0日-2023年5月6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祝大年和吴冠中两位先生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重要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清华美术学群”的旗帜。本馆曾先后组织策划吴冠中、祝大年纪念展,并得到家属的慷慨捐赠。现特将本馆8号厅冠名为“祝大年·吴冠中专厅”,以对两位先生永志纪念。我们还将围绕清华美术学群,以“向美而行”为主题,不断推出系列馆藏精品展。兹精选馆藏祝大年、吴冠中作品39件套,为此系列展之开篇。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将沿着二位先生的艺术之路,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奉献美,努力践行以美育人,向美而行。

  ➤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2年7月12日起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是对冯远先生创作生涯最系统也最完整的一次阶段总结,展出的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年。冯远先生的创作总是着眼于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灵魂的诸重关系,他的人物画既展现了中国人的形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幅中国人文化和精神发展的历史图卷,从中可看出他对中国人物画语言和范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的痕迹和心路历程。

  ➤奋进新征程 电影新时代——中国电影艺术成就展

  展览时间:2023年

  展览地点:中国电影博物馆

  展览简介:“奋进新征程 电影新时代”主题展览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的电影精品力作,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集中展现了新时代电影发展的精彩篇章。展览分为历史上的“引领者”、时代中的“奋斗者”、苍穹下的“追梦人”、动画里的“中国风”、电影事业新成就以及疫情下的坚守者六大版块,生动呈现新时代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放眼未来发展,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精神。

  ➤“京剧电影工程”展览

  展览时间:2023年

  展览地点:中国电影博物馆

  展览简介:“京剧电影工程”是在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倡导、推动下,在中央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委和相关省市宣传部门及京剧界、电影界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下开展的一项国家级工程,也是弘扬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京剧文化,展示民族艺术魅力,丰富电影艺术题材中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故事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

  ➤冬奥遗产收藏展

  展览时间:2023年

  展览地点:中国电影博物馆

  展览简介: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世瞩目,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的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奥运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冬奥文化遗产,讲好“双奥之城”故事,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让科技奥运走进百姓生活,中国电影博物馆积极发挥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的平台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冬奥会开幕式大屏幕系统提供方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馆内圆厅安装冬奥开幕式鸟巢大屏幕系统。其中,位于圆厅正中的冬奥立面显示屏高24米、宽9.5米;位于圆厅地面的冬奥异形显示屏为695平方米。两者总面积约945平方米,两块大屏幕代表性地重现鸟巢现场布局,观众可在此分享北京冬奥的美好回忆、重温北京冬奥的精彩瞬间。

  ➤第四届“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

  展览时间:2月起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

  展览简介: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侨界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取得的成果,表达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共同心声,中国侨联于2023年2月在中华世纪坛组织举办第四届“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

  本次展览共收到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侨联征集推荐的书法美术作品845幅,经专家评审,遴选出153幅精品入展,并将这些作品及40幅特邀作品展出。参展的书法、美术等作品,礼赞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歌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表达侨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展现了侨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2年11月10日-2023年4月底

  展览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分为“相邻相望 互通共融”“赤子之心 明明如月”“一饮一啄 血脉相连”“如琢如磨 令闻令望”4个篇章,通过218件(套)实物及文字、图片、视频等,集中展示华侨华人作为民间使者与文化交流桥梁,为推动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助力中医药扩大国际影响力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硫黄、雌黄、朱砂、孔雀石、玳瑁等中药材,《本草纲目》《中医汇刊》等中医书籍,在海外流传的精美的中药药盒、广告纸以及中医行医的针灸用具等,还可以通过针灸铜人等互动装置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魅力。

  ➤“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2023年10月31日

  展览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展览简介:“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是全国妇联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展示妇女儿童发展成就具体行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是非凡10年伟大成就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妇女儿童和家庭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鲜活案例。

  展览分为“高度重视 亲切关怀”“新时代妇女发展成就”“新时代儿童发展成就”“新时代家庭建设成就”“新时代妇联工作成就”五个部分。通过500多幅照片和170多件实物,生动展现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妇女儿童事业取得的累累硕果。内容全面,数据翔实,运用图片、文物、场景、多媒体、视频、数据、示意图等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国妇女儿童多项核心指标位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广大妇女围绕“国之大者”积极作为建功新时代,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动员引领广大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建功立业。

  展示手段多样制作精良,展览反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部分恢宏大气、庄重典雅,反映妇女儿童和家庭部分色彩明快、轻松温雅;版面构图和色彩区分清晰,重点和亮点突出,兼容艺术性和时代感,卡通化示意图带入感强、节奏感好。为观众营造出集宣传、教育、普及等功能为一体的观展环境。

  ➤大展宏“兔”—— 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展览时间:1月14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展览简介: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圈中普及率最高的传统文化符号,也是春节的吉祥物和传统年俗文化的象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办国办曾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今天,我们在春节期间推出生肖文物题材的专题展览,也正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兔年话兔”特展

  展览时间:1月18日-6月

  展览地点:中国古动物馆

  展览简介:兔的起源曾是国际古生物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1970年代,中国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在安徽潜山古新世地层中发现了几件头骨化石,他将这一物种命名为“安徽模鼠兔”,提出它是兔形类动物的祖先类型,得到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广泛认同。

  本次展览从“安徽模鼠兔”切入,解读“兔”这一物种的起源与演化,解读兔类与鼠类在形态上的差异。展览还开辟一个特别展区,介绍以李传夔为代表的中国古生物学家们在兔形类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本展最重要的展品包括2件兔类化石标本:李传夔发现的“安徽模鼠兔”上颌骨化石的年代约为6200万年前,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兔形类动物;“远古道森兔”头骨化石发现于距今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骨骼形态上介于模鼠兔和兔形目动物之间。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全球巡回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4月20日-9月3日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

  展览简介:罗特列克(1864-1901) ,全名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Toulouse-Lautrec),是一位法国贵族,家族地位显赫。罗特列克作为后印象派画家,绘画风格深受印象派画家德加和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绘画内容取材于生活,善于用简练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组织画面。并且在对画面的重点突出上,比同一时期的梵高更进一步,用最括性的线条,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表达方式,去夸张地凸显整幅画的主题,从“写实”中脱离出来,打开了艺术的新形式。

  在绘画上的成就以外,罗特列克以全新的概念创作——彩色海报,创新了海报设计。罗特列克的海报与版画作品造成当时巨大的变革,他让商业宣传的海报作品也能兼具艺术性,并成功将夜生活的欢乐场所形象化,牢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至今,即使已过百年,红磨坊仍然是巴黎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并成为许多电影、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取材对象。这点,应归功于他传神的海报作品与画作。

  浮生巴黎系列作品是罗特列克最全体系的收藏展览,该系列一共收藏了近250 幅罗特列克的珍贵作品,其中还包含了一组罗特列克的亲笔信和旧照片,以及两位罗特列克最喜欢的艺术家Aristide Bruant 的个人物品和Yvette Guilbert 的信件。

  此次通过他的个展,仿佛重回19世纪末巴黎的夜晚,寻找当年的蒙马特和红磨坊,跟着艺术家一起体味他如同苦艾酒的一生。

  ➤彩衣——中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展

  展览时间:3月3日-10月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展览从服饰视角,向公众充分展示各民族女性共同创造的灿烂服饰文化。通过百余件传统服饰、配饰等展品,来展现中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表达出各民族女性作为服饰文化创造者和承载者的卓越技艺与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极境——走进青藏高原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30日-2023年5月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通过矿化石标本、科考仪器、成果书籍、高原动物标本等展品,从“认识”“科考”“保护”三个部分系统展示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化、生态环境、科学考察、保护发展。使观众认识和了解青藏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背后的特殊使命和重要意义。感悟艰苦卓绝、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物上山水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30日-2023年4月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 “物上山水”二期展览延续了一期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在一期展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和展示中国山水文化和山水精神在今天的传承和延续,展览形式多样、展品类型丰富,继续以多角度展示中国山水精神和山水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本次展览重点展出了五十余件当代绘画及雕塑作品,园博馆馆藏的部分瓷器、陶器、赏石、古籍等也在本次展览中悉数亮相。

  ➤“瓷韵”展

  展览时间:2022年5月18日-2023年4月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瓷韵”展是中国园林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自主策划的原创主题展览。展览精选130件套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精品瓷器,从“草木鸟兽之美”“山水风景之韵”“园居活动之雅”“园林典故之韵”四个部分,讲述瓷器上所承载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文化,和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讲话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

  展览时间:3月21日-9月17日

  展览地点:北京自然博物馆

  展览简介: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境内分布的树木种类约有4600种,是全球树木种类第六多的国家。本次展览将呈现超过110件展品,多角度解读中国树木文化,呼吁参观者关注自然生态。展览分为四个部分,“识木”介绍与树木有关的科学知识,追溯数亿年前最早树木的出现,了解树木的种类和树干的结构特征;“用木”讲述从古至今人们对树木的应用,例如制造武器、建筑、工具、生活用品和药物等。“崇木”部分探索中华民族对树木的崇尚,呈现与“木”有关的汉字、木刻版画、木雕艺术品、木制乐器等;展览最后一部分“惜木”展示树木的重要性,介绍我国对森林和树木的保护措施。

  ➤北京国子监官师书法作品展

  展览时间:1月17日-4月16日

  展览地点: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呈现国子监官师的书法作品50余件,结合拓片、手札、匾额等展品,以书法为媒介展示官师的执教经历、兴趣爱好、家族文脉和庙堂往事,体现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传统理念。重点展品包括蒋衡楷书《道德经》册页、清光绪张建勋款状元匾、王士祯《香祖笔记》、张之洞楷书八言联、翁同龢行书书法四条屏、董其昌行书册页等。

  ➤缘岸梵刹——万寿寺历史沿革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6日起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北京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海淀区万寿寺内。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修、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晚清时期,万寿寺遭遇外国侵略者洗劫,清王朝覆灭后寺院房舍曾被当作战俘营、学校、疗养院、收容所等。1957年万寿寺的最后一任住持将寺院交付政府部门管理,正式结束了其作为宗教场所的历史,1987年万寿寺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舍。2017年至2022年,万寿寺开启新一轮的修缮工程,对中路、西路建筑进行修缮,在东路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摸清了东路遗址的保存状况、布局、规模和形制等基本情况。博物馆本次重开之后,万寿寺历史沿革展特别展出了近期修缮、考古发掘过程中新发现的文物,包括首次公开展出的“祭孝惠章皇后疏文”等。

  ➤妙法庄严——佛教造像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6日起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展分为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及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两个主题,共陈列64件展品。明清时期,汉传佛教造像趋于程式化,虽能给人雍容华贵、端庄慈祥的感受,却缺乏内在的精神力量,流于浅显与媚俗。藏传佛教造像则发展繁荣,艺术家们在印度、尼泊尔等外来艺术形式基础上,融入藏民族文化和审美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藏民族特色的艺术模式。

  ➤云落佳木——中国传统家具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6日起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共陈列约50件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家具,包括椅凳、桌案、床榻、柜架等,介绍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演变及造型艺术特点。明式家具以古朴大方取胜,注重卯榫结构的精密巧妙;清式家具在制作工艺上以富丽华贵见长,装饰手法丰富多样;民国时期的家具受西方影响,体现出中西合璧、探索求变的时代特征。

  ➤吉物咏寿——馆藏吉寿文物专题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形态多样,但目的都是为了祈福,其中祈寿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由追求长寿而衍生出的各种风俗绵延久远,所形成的祝寿文化,在社会和历史上影响甚广。祈寿、祝寿所及的题材亦光怪陆离,上至仙佛,下至鸟兽花木,芸芸万物。本展览精选了北京艺术博物馆与“寿”主题相关的珍贵藏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分别从祝寿仪式、陈列器皿、穿戴配饰、文房用具、书法绘画等方面呈现人们追求生命的理想期盼以及儒家尊老孝道的传统美德。走出展厅,观众还可以在万寿寺内看到与寿文化相关的植物(银杏树)、 祝寿石碑(乾隆皇帝为其母崇庆皇太后六十、七十大寿;光绪为慈禧六十大寿)、建筑上的彩画、构件等装饰,可以说,眼前的万寿寺同时也是这个展览最大的展品。

  ➤万几余暇——清代皇室书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6日起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清朝皇室注重汉文化研习,得益于优渥的文化环境熏陶,加之饱览宫廷内府的书画珍藏,因而涌现出众多书画家。本展通过馆藏清代皇室及其后裔的书画作品,清晰反映清皇室书画艺术及其传承面貌,亮点展品包括雍正行书《白毫光》,果郡王允褆行书《克绍家声》,以及首次公开展出的乾隆御笔《岁朝图》。

  ➤海上客次——徐悲鸿收藏海派绘画展

  展览时间:1月12日-4月16日

  展览地点:徐悲鸿纪念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是徐悲鸿纪念馆“大师眼中的大师”徐悲鸿收藏系列展的第三展,展览首次梳理汇总了徐悲鸿收藏中的海派作品,共将展出40余件海派大家的绘画佳作:既有海派先驱吴友如主笔的《点石斋画报》,又有 “海上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的人物画作品,以及海派巨擘吴昌硕的花卉精品,再到汪亚尘、张善孖等海派后期画家的作品。在徐悲鸿的收藏中我们可以窥见海派绘画的发展脉络,足见得其艺术收藏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大师徐悲鸿与这些海派名家们又有着相似相承之处,他们同曾客居海上,同为突破创新之人,他们都尽一己之力,借西破旧,借古开今,一同推动着中国绘画的变革。

  ➤白塔寺历史文化展

  展览地点: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西配殿

  展览简介:展览形式为环形,展览内容以白塔寺的时代变迁为主线,通过运用多媒体展墙及 LEAP MOTION 隔空互动装置等数字化展示模块,并结合历史照片、文字、模型、文物实物等手段,全景式地展现白塔寺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为观众呈现一个具有白塔寺鲜明特色的,具备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弘扬祖国统一、民族融合、中外友好交流的精品展览。

  ➤妙应寺白塔中路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成果展

  展览地点: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大觉宝殿

  展览简介:展览由妙应寺历史影像、历年主要修统计表、文物勘察与施工过程中的新发现、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工程修缮重点、主要文物建筑修缮前后对比等部分组成,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向观众全景展示了妙应寺白塔中路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增强公众爱护文物的意识,积极助力白塔寺文物古建的保护。

  ➤“只此东方色”8k数字沉浸展

  展览时间:1月18日-4月18日

  展览地点: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只此东方色”8K数字沉浸展,由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北京电视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BRTV化境工作室、北京大骞视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策划承办。展览以“红、黄、蓝、白、绿”东方传统五色,通过8K超高清视频技术再现中国工艺品传统文化,展览设置数字藏品门票、NPC剧情互动环节,同时展出历代工艺美术精品200余件,多形式、多角度、多感官更全面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艺术之美;北京广播电视台AI数字人时间小妮也会在现场为大家带来展品讲解;馆内还可以提供汉服租赁体验活动,穿着汉服行走在东方五色展览里美美地打卡;同时再增新体验,全息投影互动,传统与科技结合,穿越时空之感。

  ➤志喻金汤——健锐营历史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7日起

  展览地点:团城演武厅

  展览简介:“志喻金汤——健锐营历史文化展”是健锐营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健锐营部分珍贵史料的首次公开亮相。展览分为健锐劲旅、诘戎扬烈、太平安乐、壮肄声威、策功绩武等五个单元,全面介绍健锐营历史沿革,重现经典战役场景,复刻优秀将领戎马一生,深度阐示健锐营在清代三山五园地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健锐营在促进多民族国家统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览开放东西值房及南北城楼作为新的展示区域,对七处建筑空间进行不同功能划分;采用原状陈列与现代化展陈方式相结合的思路,中轴主体建筑演武厅根据史料记载复原乾隆时期的家具陈列,彰显皇家演武场的历史风貌;打破用图文视觉形象来传递知识信息的单一模式,增添健锐营日常训练、虚拟穿衣、特色饮食翻板、三山五园文化交互体验等多项趣味互动项目,以更灵活的形式讲述文化故事,打造崭新的沉浸式参观体验。

  ➤追忆百年 红色记忆——大觉寺及周边红色史迹展

  展览时间:2021年7月-2023年12月

  展览地点:大觉寺

  展览简介:西山深处峥嵘岁月稠,革命年代,大觉寺及周边一带曾是平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最前沿,这里曾有中华儿女英雄与日本侵略军无数次的交锋,与国民党反动派多少次的较量。交锋和较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史迹。这些红色史迹不仅是北京地区革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展览从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大觉寺及周边一带文物中选取了十余处红色史迹,对这些史迹进行解读、展示,重温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程,解读党虽经百年但依然风华正茂、生生不息的密码。用红色史迹,将红色传统发扬,让红色基因传承,让革命血脉赓续!

  ➤“乾隆皇帝与大觉寺”

  展览时间:展出至12月

  展览地点:大觉寺

  展览简介:《乾隆皇帝与大觉寺》展览分为四部分,包括乾隆皇帝初游大觉寺、大觉寺藏乾隆皇帝御制匾额、乾隆皇帝御制诗、乾隆十二年修缮大觉寺,集中诠释了乾隆皇帝造访大觉寺的缘由和经过,介绍了大觉寺在清代的重要发展历程。从乾隆皇帝留在大觉寺的“无去来处”“动静等观”“憩云轩”匾额以及十数通御制诗石刻中,还原这段被尘封已久的历史,让观众了解大觉寺的历史。

  ➤从突围到辉煌——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专题展

  展览时间:1月19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汽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历程,传播中国汽车文化,北京汽车博物馆与北京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共同举办“从突围到辉煌——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专题展”。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分为“星火燎原,摸索前行”“突围破局,激情岁月”“重点推动,构建格局”“创新引进,合资合作”“全面勃兴,高质发展”5个单元,以藏品、影像、新技术展品、场景互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呈现给观众一幅跨越发展的历史长卷。

  ➤“丰宜福台 • 墨韵北疆”第十届京蒙文化交流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4月7日-13日

  展览地点:北京汽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丰宜福台 • 墨韵北疆”第十届京蒙文化交流美术作品展以书画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了乌兰察布和首都北京两地的艺术文化交流。展览将展出美术作品100幅,以反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为主题,展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一模·一样——吉林省博物院藏糕饼模具展

  展览时间:3月31日-6月25日

  展览地点: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临展厅

  展览简介: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众多的饮食文化中,糕饼正是其一。糕饼模具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南北方都有使用。糕饼模具的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其中蕴含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和思想情感,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引进吉林省博物院《一模·一样——吉林省博物院藏糕饼模具展》,展览通过材质与工艺、种类与造型、纹饰与图案、功能与用途四个部分,109件文物进行展示。

  ➤锦绣彤云——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特展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雕漆作品展

  展览时间:3月12日-4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法堂展厅

  展览简介:著名雕漆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是中国当代雕漆开拓者,开创了雕漆以人物刻画为主题的艺术新风,改变了以往漆雕人物平淡、千人一面的传统,在刻刀下赋予人物鲜活的个性和情感。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引下,殷秀云始终秉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众多具有文脉特点与时代特色的作品,同时运用自身多年的经验积累,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助力国粹的弘扬和发展。此次特展,既是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成果的行业盛事,也是讲好传承故事、匠心故事、中国故事的鲜活实践。各位现场来宾可近距离参观品鉴殷秀云大师雕漆佳作《洛神赋图》雕漆屏风、《锦绣中华》雕漆大鼎、《九龙图》雕漆大盘、《历代贤后图》雕漆四挂屏等近三十件题材丰富广泛﹑雕刻细腻华美、造型多姿多彩,立意庄重深远的雕漆工艺精品,欢迎广大雕漆及传统文化爱好者们亲临燕京八绝博物馆现场品鉴。

  ➤北京鼓楼“时间的故事”

  展览时间:2022年11月起

  展览地点:鼓楼

  展览介绍:北京鼓楼“时间的故事”展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展,展览共1260平方米,展线长约600米。展览以新型的沉浸式数字展和丰富的交互体验与观众见面,生动展示中轴线沿线古建筑的魅力,观众可以循着钟鼓之声,在充满仪式感的720°全沉浸空间内自由漫步,体验数字光影艺术下鼓楼的时空变幻,了解钟鼓楼的建筑历史和特色、计时报时运行机制,回溯它和北京中轴线的时光流逝和保护传承故事,感受历史与我们的温暖共生。

  ➤新中国红色经典连环画系列展之一《霓虹灯下的哨兵》原稿展

  展览时间:1月24日起

  展览地点: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

  展览简介: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连环画繁荣的新篇章。新中国红色经典连环画更加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和主张,讲述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新故事。

  《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故事,改编自《南京路上好八连》。馆藏的原稿是由八位画家共同绘画的版本,此版本发行量极少,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本次展览展出《霓虹灯下的哨兵》全56幅原稿,使观众朋友们可以近距离欣赏连环画原稿的细节,对比出版物,体验原稿带来的魅力!

  ➤京作硬木家具文化展

  展览时间:1月-12月

  展览地点: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

展览简介:京作硬木家具文化展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本次展览共计展出京作硬木家具文化相关展品300余件,主要展示龙顺成传承160年的悠久历史及京作非遗文化,系统讲述这项技艺的起源与发展、技艺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旨在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展现中国生活文化内涵,彰显中国气韵、中国审美;传播“京味儿”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传统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世界百年名琴展——手风琴品鉴

  展览时间:1月1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姜杰钢琴手风琴博物馆

展览简介: “赏世界百年名琴,弘扬传承手风琴文化”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主题。通过展出北京市姜杰钢琴手风琴博物馆收藏的上百余台百年世界古董手风琴及相关文物,展示世界名琴制作工艺和手风琴的发展历程。其中更囊括了有我国出产的经典手风琴、手风琴名家用琴等。弘扬手风琴音乐文化,为手风琴爱好者提供品鉴、交流的平台。不定期举办小规模名家演奏会、名家现场指导等活动,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

  ➤兰亭书法文化展

  展览地点:北京市天佑兰亭书法文化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展出40余件书法作品,以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为主线,围绕“曲水流觞”“游目骋怀”及“趣舍万殊”三部分,从兰亭的诞生、兰亭的传承和兰亭的影响三方面,讲述和展示了历代《兰亭序》有关的书法作品以及各个朝代兰亭文化的传播及传承作品。

  ➤“明天的昨天”-当代美术作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1月1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

  展览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百余位艺术家的合计200余幅作品。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通信技术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但飞速往来于我们身边的电子信号却也让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趋于简单化、程序化,缺少个性特点和人文亲情。举办此次收藏展的初衷是让观众走进展厅,体会和感受作品这种表达和传递感情的传统方式,并通过此次展览培养大众的艺术感知、发挥想象能力。同时利用展览传递友谊,增进交往。

  ➤小莫泊桑杯国际艺术联创2023年北京站作品展

  展览时间:3月12日-4月16日

  展览地点:老甲艺术馆

  展览简介:小莫泊桑杯·国际艺术联创中国区携手老甲艺术馆举办【我想对你说——】2023北京站作品展是一场艺术、文学与儿童的国际对话 一场跨越时空、国界、年龄、身份的心灵碰撞 为展现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掘儿童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鼓励和提升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本次展览作为国际艺术联创2023暑期活动中国区预展首站,展出40多幅孤独症孩子创作的“来自星星的你”单元作品,以及部分北京地区 2023 暑期活动征集的优秀作品,更有部分曾在法国卢浮宫展出过并尚在法国斯万城堡展出的百余幅优秀作品通过高清画屏同时展示。来观展的小朋友还可以在展厅中自由的创作!

本文标签: 中国  地点  北京  时间  简介